"我与工会”征文之——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发表日期:2017/12/6 12:32:52 作者:工会 有1286位读者读过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陈晖
空气中,弥散着炽热的情感;绿茵下,浸润着苦涩的泪水;脑海里,回放着躁动的人群。——那是我校工会组织的一场公益演讲,三年来,她始终成为我挥之不去的梦魇。
2014年10月22日下午三点多,我校师生和部分家长聚集在运动场上,聆听鄢老师的演讲。
鄢老师的演讲从“感恩祖国”开始,虽然他把一个非洲小伙子在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有时近乎歇斯底里,但听众们却显得惬意十足,有的窃窃私语,有的交头接耳,有的闭目养神……我想,这就是置身事外而无情的道理吧,祖国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空气,虽时时离不了她,却也刻刻不念她好。
但是,一切的改变源于“感恩老师”。当鄢老师讲到一个个可敬的老师的时候,孩子们仿佛看到大凉山里的李老师活了,她告别城里的双亲,扎根在大山里的简陋教室里;孩子们仿佛看到汶川地震中的谭千秋老师来了,他用生命呵护的几个学生簇拥着他从废墟中站起来了;孩子们仿佛还看到江苏无锡的殷雪梅老师醒了,被她从车轮下救起的几个学生又能聆听她的谆谆教诲了……所以,当鄢老师一句“去拥抱你们的老师吧”喊出的时候,本来还泾渭分明的老师与学生的界限就融合了,像两股潮流一样的交汇了。调皮的李斌迎向了他的数学老师,逃课的王志宏拥抱了他的班主任,胆怯的孙红迈向了她的语文老师,肥胖的陈永刚跑向了他的体育老师……他们有的泪眼婆娑,滴滴泪珠洗刷了过去的污痕;有的满脸凝重,浓浓脸色显现了当下的忏悔;有的双眼泛红,片片红晕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老师们也满脸凝重,他们握住学生的手,搂住学生的肩,抱住学生的背。此刻,他们忘记了辛劳,忘记了烦恼,忘记了委屈。他们想哭,不再冷峻,可是欲哭无泪,那是一个成年人的自尊作祟;他们想喊,不再沉默,可是欲言又止,那是一个老师的感慨良多。“老师,你辛苦了!”“孩子们,我爱你!” ……师生的一声声呼唤响彻云霄。
终于,等到孩子们感恩父母的时候了。可是,父母如手脚,熟得似乎可以忘记他们的感受,忘记他们的存在。但是,当鄢老师讲到一个八岁大的孩子的故事时,学生们好像听懂了这个孩子的一句话——“妈妈,我好想你!”那是他在作文《母亲》中写给病逝了四年的母亲的一句话。可是,有人告诉他说:“孩子,你不要喊,因为妈妈在天堂里听到你的呼喊声,她的心会痛的。”这些撕心裂肺的声音引得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当鄢老师讲到北京的一位母亲在网吧劝说儿子二小时而无果,结果在网吧的十六层楼顶上终身跳下的时候,席地而坐的学生们坐不住了,他们纷纷起身,面向在场的亲人深深地一鞠躬。九十度的身形象征着母亲十月怀胎的不易,九十度的身形象征着父亲整天劳作的疲倦。有些学生落泪了,豆大的泪珠砸在鞋面上四分五裂,那是与自私、冷酷的“我”的一次彻底决裂。在鄢老师的感召下,他们相信自己的父母是世上最好的父母,他们涌向了自己的亲人。孩子哭了,爸爸哭了,妈妈哭了,奶奶哭了……这泪水,洗刷了彼此的隔膜;这泪水,荡涤了过去的误解;这泪水,开创了明天的美好。
……
当所有声音都戛然而止的时候,人们才从炽烈的情感中挣脱出来,才想起寻找那个高大的身影。而此刻,那人的背影已慢慢消失在夜色降临下的校园里了。
是他——鄢鑫老师,带给全场1500多人一场情感的饕餮盛宴。
是她——工会,请来鄢鑫老师,让在场的所有人沐浴了一次圣洁的灵魂洗礼。
我驻足场边,顿时有一种涅磐重生的感觉。我的灵魂发出了呐喊:我的老师在哪里?我的父母在哪里?我的孩子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