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纵横>>科研之窗>>科研平台>>阅览文章

感悟科研魅力 生成科研智慧

发表日期:2017/11/13 8:29:22 作者:周冬梅 有3434位读者读过

感悟科研魅力  生成科研智慧

                      ——教科研高级研修班上海培训感受

南京市天景山中学   周冬梅

   秋高气爽的11月,我们“江宁区教科研高级研修班”第一阶段第二次培训在上海如期举行。我作为研修班的一员,当我脚踏这块美丽而又神奇的土地时,心里感到无比亲切与忐忑。亲切的是今年的暑假我曾领略过上海的风采,为她充满浪漫情调的都市生活、东西合璧的古典建筑、流传久远的历史传说所倾倒;忐忑的是这次培训的主题是理论提升与实战练兵相结合,虽然,第一阶段的课题作业认真完成了,但我深知一项课题的提出万不是我一人凭空想象就可以提出的,所以我深知自己的课题作业是有很多问题的。尽管如此,我还是抱定虔诚的学习之心,与江宁区教科研高级研修班的几十名学员一起在这座美丽的上海度过了充实的一周。收获有三:

一、真研究——在激发思维中走进教育科研

此次培训,我们听到了四场半天的顶级科研专家的讲座。沈宇顺教授高屋建瓴的从宏观上结合十九大新的方向阐述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已进入新时代,承载新使命、面临新挑战。江茂华博士为我们细致的解析了上海是如何用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为中小学校“全面体检”。吴永和博士从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入手,揭示大数据变革信息化教学的趋势,以及信息化教学变革将要带来的资源观、教学观和教师发展观的变化,最终阐明教育大数据必将驱动教育教学的大变革与创新。让我受益最多的是王洁博士的TALIS的研究,以及她个人的研究魅力。这样一位从中学生物教师走到一名专业研究者的成长历程,让我们看到的是她接地气的研究成果。

王洁博士的讲座深入浅出,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扎实于自己对课堂教学研究,她所说的“什么是优质教学?”、“优质教学与教学研究有关系吗?”、“教师应该怎么做教学研究?”似乎是我们每位一线的教育研究者都该思考明白的,但是真的让我们回答 ,说明白却不容易。

她的讲座从一个简单的“15岁的孩子在那里?”的问题开始,引出PS的目的是为看成绩的背后。而TALIS的项目就是为了解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关联有多少。这无疑又把问题聚焦到课堂,“上课应该怎样上”这样古老又实际的现实问题。事实上,她没有讲很多的大道理,更多的是通过她在课堂上对老师上课的观察,学生的反应而作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思考怎样解决问题。她的讲座容量大,可学习的地方很多。听完了王洁博士的讲座,我心里也在想,教与研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也正走在教与研的道路上。关键是,让研究真正发生在教师身上。

科研并不神秘,一个教师只要肯于思考、肯于钻研、善于反思、善于总结,他就会搞科研。

学习借鉴     实践试用     思考研究     改进完善     总结提高

公式:学习 + 实践 + 思考 = 科研成果

二、真课题——在解决问题中感悟科研魅力

“如何使学校的科研团队活起来,真正成为研究的主人?如何指导教师研究,使教师自觉开展研究?如何使教师获得成绩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能力?”这样的问题我想一直困惑着我们这些处在一线的教科室主任。此行走入上海市的三所公办中学,聆听三所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分享。汗颜的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他们共同的特点把学校课题做实、做深、做精。他们开展的是真正的研究,真实的研究,有生命力的研究。三所学校的课题管理如下:

1.上海市第一中学

学校课题:

学校顶层设计→科研室检索相关资料,提供给校级领导→通过联席会议确定大致方向→科研室形成申报材料→部门思考子课题→相关部门、兼职科研员、教师按照分工具体实施→根据分工形成初步结题资料→科研室形成结题报告

教师课题:

教师提出课题意愿→科研室提供相关资料→与指导教师点对点协商→教师个人形成申报材料→科研室提出修改意见→上报→科研室督促教师具体实施→教师形成初步结题资料→科研室修改→教师个人形成结题报告

2.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

落实教师教育科研课题指导“五部曲”:申报征询→申报辅导→开题论证→中期论证→接替鉴定

3.上海市西中学

从三个维度:学生研究从培育“好学力行”品质开展以项目推动;(“中华老字号项目”暑期活动→主题班会→志愿服务→精神传承→手绘地图→定向越野→技法课堂)教学研究从“个性化”的教学深入;队伍研究从“仁心厚德”教师展开。

基于三所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我对学校科研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我认为学校科研应该成为常态的教育科研:

常态的教育科研——有序、扎实、稳健、果丰。

常态的教育科研是教师的带题上课,是领导的带题管理;

常态的教育科研是教师的集体接受,是众人的积极参与;

常态的教育科研是鲜活的案例研究,是实实在在的行动研究。

在常态教育科研下:科研成为教师成长的内在需要;科研成为教师的工作习惯。

我们要遵循并追求的是——“常规管理,常规运作,让课题研究步入常态”。这里的“常规”绝不是平庸和普通,而是指常态下的客观规律。也就是,学校的科研工作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

三、真本领——在追求卓越中提升科研智慧

    这一期的培训活动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后三天的实战操练环节,这期间第一轮分中小学两组,每组行前推荐了8个课题做了精心的汇报准备,以两个半天分别进行开题论证汇报,每组都请了上海的科研专家做一对一指导点评交流。在专家指导后,个人利用晚上时间根据专家的指导再修改完善课题。第二轮中小学两组分别再已修改的课题中推荐两名参加大组的汇报,再由专家对修改的课后的再次针对性的点评。在听取同伴课题汇报过程中,感受到这些兄弟学校做课题的认真劲和创新,直接给自己以后做课题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和方法途径。如果说专家的理论培训是搭框架,高屋建瓴,那么听同伴汇报他们自己提出课题的过程,困惑以及团队的合作,则是接地气,长见识,补内需。尤其是小学老师,他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把课题研究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的特别紧密,很好体现了教研训三位一体化。

   每个课题汇报之后,都有上海的专家做点对点的互动提问、点评及修改指导。这不仅仅是压力,更是一种逼着自己去思考审视课题迅速提高的过程。期间听到了很多专家的精彩独到和一针见血地点评,给了我很大触动。对照他人,反观自己,如果让我来说,我会怎么说?他评价的和我的评价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往往表面平静下督促自己去跟进思考的同时,我想也是改变提高发生的时候。

   课题研究对于我们每位一线老师而言,犹如一滴水放进大海会永不干涸,教师职业生涯中有了课题研究,才会走得更远更有趣味更专业。虽然很惭愧自己目前的教科研水准和高级研修班还是有差距的,作为学校的一名科研室主任我总是很无力去改变学校科研的现状。但对于研究的思考,我已经在路上,感谢一路引领我走在思考学习路上的长者和同伴们。

     返程途中,我和同行的谈论一直在继续:科研高级研修班有这么好的科研学习氛围,我们该毫不犹豫地走进去!研究无止境,思考不停息。活动结束了,讲座听过了,不是目的,不是一阵风过了就完了,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回来后我一直在思考……

互勉:走进科研是一种责任,体验科研是一种人生,收获科研是一种幸福,享受科研是一种幸运。祝高级研修班的同伴幸福、幸运!并带着这些幸福和幸运,与科研一起成长,与科研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