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一次教学视导反馈报告
发表日期:2009/5/14 11:51:18 作者:无 有866位读者读过
七年级第一次教学视导反馈报告
按照区教育局教研室的教学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校长室的领导下,根据学校的视导工作安排,5月6日上午,12名视导组成员分A、B两个组,对七年级数学备课组进行了集中视导。本次校内视导通过推门听课,分别听了章利霞、赵维春、史定霞和马富生四位数学教师的课,并当堂下发学生课堂评价表。课后检查了他们备课、听课和作业批改情况。当天中午,视导组成员本着坦诚客观、诊断提高的原则,利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对本次听课、检查等情况进行了集中交流。下午第二节课将反馈意见传达给备课组的教师。现将本次视导情况总结如下:
一、“五认真”检查情况
1.备课数量足,环节齐全。
2.作业数量足,批改及时、认真。
3.听课数量在9——12节,但评价意见不全。
二、听课情况
优点:
1.四位教师课前备课准备充分,专业知识、素养较很好。
2.数学课上注重学生的练习训练,能体现数学课的特点。
不足:
1.多媒体使用不当。课堂上对多媒体的使用出现两种不太合理的地方:一、仅仅充当小黑板的作用。二、画面中动画的图片较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
2.数学课堂的严谨性不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曾注意到用语和画图时的严谨,这样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
3.学生当堂练习的评讲不够实在。有部分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布置的作业不一定会做,而老师关注较少。一节课下来,对学生的促进、提高不大。典型问题没有及时提出。
4.课堂教学管理不够全面。教室中有部分后进生已经开始对学习不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有所疏忽。
建议:
1.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课前应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贯彻目标、达到目标。
2.关注学生。新课讲授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接受情况,课堂参与情况、课堂注意力和知识的反馈情况等。要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特别是一些后进生更应多关注、多提问、多督促。做到让每个学生在每一节课后都能不同程度的有一定收获。
3.课堂教学注重“实”字。教学这门艺术不仅仅注重教学的艺术美感,更关注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目前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常态课。重形式,搭花架子的思想要不得。数学课教师“讲”不如学生“练”,教师应精选例题、练习题,举一反三。
4.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正面的评价和鼓励,会对学生产生较深远的影响,如该生对上课教师、对该学科乃至对自己个人的成长等方面。
5.课堂教学大胆创新。本备课组教师整体素质较高,专业素养较好。在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七年级数学备课组也应该加入到课堂教学改革的行列中来。教师在教学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新的科学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2009.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