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园地>>班主任工作>>阅览文章

班主任如何与学生平等对话

发表日期:2007/11/20 15:22:07 作者:无 有1729位读者读过

班主任如何与学生平等对话

 

    内容摘要  对话理论”本是教学中的一个概念,虽为教学理论,但“对话理论”中所体现的“民主的、平等的”特点却正是我们班主任工作所要热切呼唤且遵循的原则。班主任工作呼唤师生间的“对话”,民主、平等的对话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得以实现。对话的平等让学生心灵得到最大的满足,能真正的打动学生。

    关键词班主任  角色  平等 对话 亲切 信任 申辩 真诚

    新课改呼唤教师的角色要变化,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其实,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角色更要变化,班主任不再是一个全知全能的、超越性的权威,而是一个侧重于激发学生潜能、与学生一起在问题探讨中达成共识的参与者。即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较少地体现为权威的教师教导无知的学生,而更多的体现为一个群体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产生影响。这一观念的变化不仅有利于不断突破班主任自身的局限,其科学之处更在于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本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形式是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对话中达成教育意义。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优秀的教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粗劣的老师把真理送给学生。”平等中的对话,不正是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吗?那怎样才能与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敢与自己平等对话呢?

    一班主任要给学生一种亲切感。

    传统观念中,班主任是所有任课教师中最严厉的,“老班,老班”,似乎每天

    面对学生会都得板着脸,曾听一些学生说过:天生就怕班主任,所以课上课下,任课老师发现的问题,班主任很可能无法发现,学生会愿意跟任课老师说心里话,不一定愿意与班主任说。那都是因为班主任有一张严的面孔。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变”了,不再象以前那么“听话”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时代的个性,所以班主任要让学生愿意与你平等对话,必须要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换一种面孔试试看,面带微笑,平易近人;换一种语气,委婉商量式。这样,学生才敢接近你,才愿意和你说话。放下你的架子,蹲下来与学生交流、沟通,心灵的契合、交融产生的将是超出语言本身的默契。

    二班主任要给学生一种信任感。

    十年前,我刚踏上工作岗位,担任初一班主任,一学期后,一名女生成了流生,不上学了,我到她家去家访。当时,我对她说:“你以前考过班级第四名呢,为什么不好好上呢?老师相信你,肯定能把成绩赶上去。”知道她回了我一句什么吗?“可是我不相信你!”简直是当头一棒,当时我很生气,但更多的是难过。以前我对她多好:她生病了,我写信给她,还让同学带试卷给她,她也写信给我,

    和我讲心里话。回去后,我就反思,猛然醒悟:有一次,她看了一本不太健康的书,让我没收了,说好不告诉家长,这事过了一个多月后,家长打电话问情况,我无意中又把这事说了,问题肯定在这儿,她对我的不信任就是从这儿开始的。从此,对待学生,我再也不“违约”了,我懂得:要让学生愿意和你说心里话,就必须让他们信任你,信任就是师生间沟通的一座桥梁,千万不能让它塌陷。

    三班主任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真心地爱学生。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班主任培训时,张老师说过这样一个案例,说一位后进生固执地认为没有一位老师是真为了学生好,她为了转变这位学生的看法,付出了很大的艰辛。的确,不能怪这位学生,身边确实存在一些班主任,为了班级荣誉,为了自己的荣誉,不顾学生的感受。曾记得:一个寒冷的早晨升旗时,一位班主任硬要学生脱下厚厚的棉袄,穿着校服在操场上接受“检阅”,学生瑟瑟发抖,教师却振振有词:你不穿,班级就会被扣分,就得不到流动红旗。试想:班主任是真心爱学生吗?分数是保住了,可却永远失去了学生的心,学生怎么愿意把你当朋友呢,又怎么愿意和你倾吐心声呢?当学生犯错误时,班主任不要一味想着丢了自己的脸,要是学生不来上学就好了,而应该想着怎么来帮助他们,找到让他们好好发展的机会。班主任要看重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看重一个个需要开发的生命个体,并从班级管理中发现生命的保存、延伸、发展和增值,应该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都有许多优点,只有以养育自己孩子的心态去教育学生的老师,才是真正具有强烈天赋爱心的老师。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费曼说过“只有当一个学生和一个老师处于某种直接个人关系时,此时学生才谈论想法、思考事情并交换意见。”爱是打开学生心锁的唯一钥匙,爱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交流。班主任的爱心表现在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对学生的每一个细节的注意,对学生生活中力所能及的照顾,甚至于对学生衣着上一个小疏忽的指点。

    四、班主任要给学生申辩的机会。

   传统教学中,学生一旦犯了错误,班主任一般是找来先劈头盖脸地骂一顿,然后再写一份检讨,慑于班主任的威严和气势,好多学生都“忍气吞声”“叩首认罪”,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个性越加凸显,不再是“敢怒不敢言”了,尤其是当他们受了委屈时。所以班主任在解决问题时,一定先要给学生申辩的机会,然后再做决定,不要造成“冤假错案”。3月份,当我参加班主任培训回到学校时,一位老师立即跑到我这儿来告状,说找孙飞同学时,他很不服气,嘴里不干不净的。这还了得,我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学生不尊重老师,按以前的脾气,肯定先找来骂一顿,再逼他向老师道歉。可这次,我没这样做,心平气和地问他昨天和老师间发生了什么事,一开始他绷着脸,后来渐渐开口了,说他作业写到了两本本子上,他都做好了,可老师找他,把本子往地上一扔,骂他懒,不想学,根本没让他解释。等他说完,我问:“你以前作业经常写到两本本子上吗?”他说没有。我又问:“那你交作业时向老师说明情况了吗?”他说没有。我又问:“你认为老师生气是想你好,还是想你差?”他说应该是好吧。我告诉他作业做到了两本本子上,应先向老师说明情况,免得老师误解,但老师也有错,没问清情况,但不尊重老师更不对。那么究竟谁先向谁解释呢?他说:“我先向老师解释吧。”这个问题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如果我也不给孙飞申辩的机会,我想结果肯定不是这样。“人类正是在不断失败中才不断进步的”,一位哲学家说。新理念下的班主任不应把学生的失误看得太重,而应倾听学生,与学生一起商讨

    如何改进与发展。身为一个教师,身在一群叛逆期的孩子当中,更应该学会等待,在等待中给孩子一个解释和申诉的机会。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机会。

    五、班主任应该向学生袒露真诚,说心里话。

    班主任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千万不能讲大道理、空道理,说话时,要考虑可接受性。有时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因为老师愿意说心里话给他听,这么真诚,他就自然地愿意对老师说心里话。历年都有漂亮的女生被男生追求,不时收到信件、礼物什么的,难免影响到学习。她们还不愿对老师说实话。解决这类问题,不能简单地扣押信件,或者找家长,谈什么学习第一等等。我每次都是真诚地谈自己对中学生这种感情的看法,给学生讲自己高中时的故事,每当此时,学生特别听得进去,她们认为老师这种秘密的事都愿意对她们说,她们更不能辜负老师的这份信任,这份期望。所以她们也就会愿意向你倾吐心声,和你共同地想办法解决这类问题。

    当然,班主任和学生平等对话的艺术还有很多,如平时要培养敢讲敢说的班级风气,不要用什么秘密信箱,或者秘密侦探,应该让学生公开说;还有不要学生一有什么事就请家长,做“告状”的班主任,即使家访时,也要该表扬的就表扬,不要一棒子打到底……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以上仅是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反思,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漫长而艰辛的,充满了酸甜苦辣。(市二等奖)

 

 参考书目:

学校管理2006年第1期《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

《班主任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角色转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钟启泉等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班主任是学生政治思想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