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班风建设
发表日期:2007/11/20 15:18:52 作者:无 有1785位读者读过
班级管理中的班风建设
南京市天景山中学 周冬梅
一个班级的管理是否成功,关键的问题是看班风正不正,只要班风正,不健康的东西就会得到收敛,得到改造,甚至会转化为积极因素;反之,正确的东西也会受到腐蚀和压抑,久而久之,会同流合污。因此抓好班风建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德育管理的重要环节。
优良的班风应该是建立在全班同学自觉意识的基础上,集体主义是班集体凝聚力的表现。于是我:
一、用班会从正面进行教育。
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主题班会越来越为广大班主任老师喜爱并采用。所谓主题班会,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班委会组织开展的一种自我教育成才活动,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主题班会在统一学生思想,端正学生态度,进而规范学生行为,形成集体的道德情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人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如何开好主题班会,让自己的主题班会富的特色,对于提高班级有管理成效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每周一的班会我都充分的利用它来向同学们进行正面教育。如初一的第一个班会可围绕增加学生彼此间的了解,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来设计。另外,还可针对初一学生一般缺乏自制力,思维能力不强,易冲动,经不起挫折,有时因一次失败,就会丧失信心,设计出针对性强、指导性强、使学生能够受到纪律、学习和思想品德多方位的教育,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系列班会。
对于初二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已经熟悉了自己学习生活的环境,基本上摸到了一些学习的规律、精力更加充沛,思维更加活跃,因此,单纯的学校生活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另外,初二还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而围绕这些特点设计出一系列的主题班会,可以起到正面引导,奠定人生观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作用。
到了初三,学生面临着毕业,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和出路,同时,这一阶段学生自制力也有所提高,学习自觉性也加强了,能独立思考和分析一些问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但看问题仍有些片面性和绝对化,不能正确地看待毕业与升学的问题。可通过设计"希望与理想"、"天生我才必有用"等主题班会,激励学生把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又不要心高气傲、脱离实际,正确地认识自己。
二、确立班级目标。
目标是班级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制定时要发动全班同学共同参与,以增强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自觉性、主动性。目标要有针对性,即根据本班学生实际;要有科学性,即目标靠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非可望不可及的。同时要有阶段性和远景性。一个目标分为几个小目标,每一个阶段有实际可行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为下一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目标如果是很容易达到的,往往兴致不高。因而还要顾及远景性。此外,目标制定要具体可行的,即可操作性。
目标的制定还要着眼于素质的提高,要坚持道德素质为首的原则,因为道德素质乃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学校教育主要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德智体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学会做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为我们很难想象,道德素质堪忧的一代如何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三、培养班干部的素质
班干部是班集体中表现突出,享有一定威信的学生代表。他们生活在同学之中,熟悉本班同学的思想状况、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加强对班干部的管理与指导,提高素质,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是搞好班级工作必须认真研究问题,是实现班级目标管理、提高全体同学素质的关键。
1.提高认识水平。
培养和提高班干部素质,首先得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班主任可多组织班干部进行理论的学习,增强其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性、开展工作的主动性。只有当他们认识到做好班级工作是对自身的一个很好的锻炼,自觉地以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求自己,才能真正做好同学的表率。
2.明确职责、信任放权。
在学期初制定好班级工作计划和目标,作为班干部工作的指导。应明确班干部各自的职责,做到既分工又合作。让他们在计划和目标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措施开展工作。
相信班干部的能力,班主任进行宏观指导,把班级管理权更多地下放给班干部,如常规工作及班团会等活动,多提供锻炼机会,激励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加强指导。
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看,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半幼稚与半成熟时期。学生干部由于生活经验与工作经验不足,虽然热情有余、积极性高,但往往因缺少工作方法而将事情办糟。因而加强指导,教给班干部工作方法,如何搞好同学间关系,如何与同学谈心等,对于提高班干部素质乃至班级目标的实现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
班主任要在爱学生、严管理上下功夫。所谓爱,就是体现在对学生的关怀、理解、支持上;所谓严,就是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管理上与严格要求上。如,在接新班“走马上任第一天,我就给全班学生立“规矩”。即将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的“规矩”告示全班,严格贯彻执行“若有一人违规,全班同学不容”。同学们听了不仅暗暗地说:“好厉害的班主任”。还有一次一位同学在自习课时悄悄的议论别的话题,并传递一张光盘。这一幕被我从门外发现了,于是我走上前要没收。然而这位同学却给我打马虎眼说:“什么都没有。”甚至从桌洞里拿出几张报纸和一个空酸奶盒来搪塞我,还装的若无其事的样子让我翻而我明明看见他拿在手上传递,哪能一眨眼就没有了呢?于是我把桌洞里的书拿来看,结果,夹在书里。立刻我的火“腾”地就冒了出来,大声地训斥道“这是什么?说谎是一个学生最不好的表现。读了几年的书,有那位老师教育你叫你说谎的?有那本书里写着学生可以给老师撒谎?还是你家长从小教你的?”我自己气得满脸通红,这个学生也耷拉下了头。这时我的脑海里立刻冒出了:①将他家长请来把他领走,我不能要这么一个撒谎的学生。②要他在全班做检查,以消除对班级的影响。
看到我生这么大的气,全班同学都屏住了呼吸,静静的连掉下根针都能听到。这个同学也呆了,给他传递光盘的同学站了起来,将责任揽了过去,并说:“(我们)绝不是故意的,老师不要生气。”在旁边同学的“启发”下,这位一时愣在那“犯错”的同学开始承认错误:“老师,我错了,我不是故意的,我一定改正,你怎么处置我都行。”看到他那副样子和那种后悔莫及的表情,我不由得觉得:批评从严、处理从宽,既然认识了错误并表示改正就该给他机会。于是我一没叫家长,二没叫他在全班作检查,而是让他放下包袱愉快的去学习。过后我从这个同学对我的眼神、语言、行动上看出了他打心眼里敬服我这个班主任。同学们都私下里说:“我们的班主任对我既严格又关爱向着我们。”
“爱”应是班主任教育工作的一条主线,像神经网络一样布满学生身心的每个细胞。“爱”,能激发沉睡在学生头脑中的智力因子。“爱”就像一种具有生物活力的“酶”一样,通过迁移,转化在学生心灵上发生作用。班主任的“爱”能把全班几十颗纯洁的心灵编织在一起,迸发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战斗的力量。这种力量会凝聚成一种强大的班级风压,使正气压倒邪恶、使团结代替分裂、使紧张代替松垮、使严肃代替疲沓、使活泼代替呆板。总之有了这样的班风,班级的德育管理才能得以落实。(省二等奖)
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