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学习材料(二)
发表日期:2011/10/21 15:53:22 作者:无 有817位读者读过
魅力老班是这样炼成的
覃丽兰
同事曾笑话,在成千的学生里,你一眼就能认出谁是覃老师的学生,因为他们的言谈举止都打上了覃老师的烙印,甚至系围巾的精致,都有覃老师的影子。还有老师说,这就是覃丽兰的魅力啊!
我也认可魅力之说,我认为一个有人格影响力的班主任,就是一个魅力班主任。我们丰富的教学语言,课堂上的旁征博引,都是魅力的体现。每一次课堂对话,每一次主题班会,每一次家校交流……都是老师的魅力人生。
我在教室里不断演绎着个人的精彩,学生以我是他们的老师而骄傲,以我成为他们的朋友而欢喜。魅力,成为我们师生共同言说不尽的话题——
豁达,增一分乐观的魅力
这群学生在初中时每天都会上演闹剧,冒名请假,扰乱纪律,上网成瘾,顶撞校长,离家出走……阿信的《倔强》就是这群倔强孩子的真实写照。如何看待他们,如何激励他们,如何让他们从失败走向成功呢?我尝试用“豁达”去触动他们的灵魂,塑造他们的人格,让他们懂得人生的道理。
这不,花了一个多月准备的韵律操比赛我们失利了。那一天,学生们垂头丧气,像一群打了霜的茄子,坐在教室里闷不吭声。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汝是吾师”,如数家珍地讲着每一个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现,学生们顿时瞪大了眼睛,我每描述一位同学,大伙就投去钦佩的目光,报以热烈的掌声。
“茜,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当初我要放弃参加这次比赛,是你主动要求承担并组织了排练。你的精力明显不如以前了,而你毫无怨言。看着你精心编排节目,又要为几个不认真的调皮生费神,嗓子喊哑了,你含颗含片;吃不上热饭,你啃着方便面,却从不在我面前叫苦叫累,我为自己的退却脸红。在性情的坚忍上、在吃苦耐劳上,我真的不如你。茜,你不愧是我的老师。宋杰、何穆、张育发着高烧,打过吊瓶后,又继续参加排练,你们一心为集体着想,你们应该做我的老师。”当我深情地说道,“当个别同学排练不认真时,当个别同学动作老不尽如人意时,我也着急,我也灰心,我也生气。可是你们毫不气馁,努力帮助同学纠正动作,一遍一遍,不厌其烦;你们几乎利用所有的课余时间忘我地投入排练,不图回报地付出,只是为了一个信念——为荣誉而战,我为你们而喝彩。你们大家,在这场集体活动中告诉我什么是坚持,什么是努力。你们大家,当之无愧可以做我的老师!”
苏轼在《超然台记》云:“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自内而观之,我们放大了学生的错误和缺点,吹毛求疵。当我游于物外,豁达地看待问题,失败也成了美丽;别样的角度欣赏学生,宽容也就具有了力量。
我不再追求我个人的精彩表演,我不再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面对失败我泰然若素,面对胜利会居安思危,面对困难必勇往直前。这种豁达乐观也不断传递给了学生,学生们开始有了“世事我应努力,成败不必在我”的心态;他们注重参与,在参与中演绎自己的精彩;他们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把每一次挑战当作享受;他们激情迎战高考,在仅剩20天就要高考的时候会给自己打气“还有20天可以让我努力”;他们也在高考完后,对着我微笑说“怎么就考完了,我还想考”。
当豁达成就了学生的乐观开朗时,我在魅力的辞典里写下了:一颗豁达的心灵就是班主任的魅力。
沟通,增一分尊重的魅力
一次上课我无意中称学生“您”,学生非常诧异,我笑笑说,您看,你们,这么爱班集体,我用您表现对你们的敬意啊,图书角开办得红红火火,班级工作井井有条,生日创意、快乐贴吧、课前推荐一本书、废物回收等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课堂上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使我大受教益,真可谓教学相长。我钦佩你们,我感激你们,我想我称“您”不为过吧。称“您”是表示对你们的尊重,称“你”表示对你们的亲近。
学生听了我这番话,既新奇又很不好意思。毕竟从没有人这么尊敬他们呀。
然后,我说起了一个关于“您”的故事:一对夫妇恩爱有加,也有了孩子,夫妇二人总是相敬如宾,说话时称对方为“您”。儿女总是纳闷,爸妈之间怎么这么客气呀,夫妇俩总是笑而不答。孩子已成家立业,终于有一天,丈夫先去世。妻子哭得伤心,才道出了这“您”的秘密。“您”就是,把你放在心上!
教室顿时变得很安静,大家都为这个故事动容。我继续说道:称“您”,表示对你们的钦佩感激;称“您”,也就是想告诉大家“我把你们永远放在心上”!教室很安静,有爱的温暖在空中流动……渐渐地,我和孩子之间都喜欢称“您”,因为我们都想告诉对方,“把你放在心上”。
这是我和学生之间发生的小插曲,一个简单的称呼,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
我会跟着学生一样叫班上学生“猛哥”“东哥”“华姐”,双名不叫姓,单名叠音喊。我在学生犯错时,嗔怪一声“憨宝仔,怎么犯糊涂了?”在赞赏时,会给他一个热切拥抱“宝贝,真了不起!”我和学生之间展示着朋友间的温情。慢慢地学生们告诉我不少小秘密:东哥爱嚼槟榔,抽烟史与上学史一样长;王可在淘宝网开了家玩具店;林芬什么时候收到了男生的情书;方圆为什么喜欢那个男生。我们会谈抽烟的感觉和好坏,我们会聊淘宝店和学习的轻重取舍,我们会探讨男女同学怎样相处才能恰到好处。
班级的“三人行”谈话制度,在我和学生间架起一道沟通心灵的桥梁,让我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了。我们谈学习、谈未来、谈困惑、谈心态。在彼此交谈中,学生们互相分享学习心得;在彼此交流中,学生们听取我的建议,那种心神交融的愉悦洋溢在每一个灯火灿烂的夜晚。
“你总在不经意间疏通师生之间堵塞的长渠,又总在不经意间触及我们的心灵。从你那里,我第一次感觉到师生之间是如此平等……”当看到学生写下这样一段话语时,我明白:沟通让平等尊重绽放魅力。
倾听,增一分爱的魅力
戴尔·卡耐基云:“如果希望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那就先做一个致意倾听的人。”我也学会了微笑地倾听学生心声。
一个周日,我正在家休息,小芸在电话那头放声痛哭:“覃老师,妈妈又病了,爸爸一大早带妈妈住院去了,今天是我十八岁生日。”小芸妈妈因患精神分裂症,时不时会发病,我一次次地倾听小芸的倾诉。这一次估计妈妈病情太严重了,她已无力承受那么沉重的心理负担。这个善良的女生,我该怎样呵护她呀?那一天,我早早做好丰盛菜肴,让小芸几个要好的同学陪她共享生日晚餐;那一天,我们全班同学点上生日蜡烛,唱着生日歌,为她祝福,为她母亲祈祷。小芸又哭了,哭得一塌糊涂,这一次是感动的泪,幸福的泪。
我引领一批又一批孩子们奔跑在高考的道路上。为了释放压力,我们一起约定放学后运动,我们一起玩贴膏药、玩夹球接力;为了理解真情,我们唱着《最初的梦想》《蜗牛》《感恩的心》《亲爱的,那不是爱情》,走出情感的迷茫;为了鼓舞士气,我们看《肖申克的救赎》《高三》《阿甘正传》,在一次次精神的洗礼中坚定了前进的步伐。我们也曾疯狂刺爆写满烦恼的气球,我们也曾深夜放飞承载梦想的孔明灯。我陪伴着方林走出了高考的迷茫,我倾听吴昊梦想破灭的不甘心,我牵着袁韵的手一起克服了高考恐惧症。我为每一位女生抹去伤心、自卑的泪水,我和每一个男生击掌宣誓“世事我定抗争”。
在默默陪伴中,我倾听学生的心语,与学生共同成长。我深刻地领悟:真诚的倾听和无声的陪伴也是一种爱。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甚至一起欢笑一起流泪就能让爱绽放无限的魅力。
今年考取中央美院的小英子曾在日记里写下这样一段话:“老师,是我们人生中的过客,有些老师走了,就像青春痘般被挤掉了,没有留下什么痕迹,而有些老师的影响就像文身,将跟随一生,覃老师就是。”
干教育亦苦亦累亦潇洒。我们不说辛勤耕耘后收获学生成绩名列前茅的踏实,我们不说努力付出后学生金榜题名的欣慰,单就在他们纯洁的心灵里撒下阳光后折射出的七彩虹,就足以感到慰藉。我们就会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就会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新一轮的燃烧中。
创新,增一分治班的魅力
2009年4月我前往江城参加了全国班主任培训,有幸认识了班主任之友杂志社的熊主编、知名专家张万祥老师、亲和见长的郑学志老师、美丽聪慧的李迪老师,也有幸结识了一群热爱教育痴情教育的志同道合者,他们为我开启了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一扇门。从那时起,我的教育生命有了不同的意义。
这个暑假,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假期。魏书生“低成本运行”为教育的一片痴心、张万祥为年轻教师甘当铺路石的一腔热情、李镇西的爱心与民主、王晓春的冷静分析、万玮的睿智兵法、郑学志的民主温情、李迪的温婉不乏火辣、钟杰的“步步为赢”……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飞进我的视野。就让苏霍姆林斯基为我导航,让陶行知为我拨开迷雾。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些优秀班主任如同高标,在我工作懈怠时导引着我,我在专家们的著作里发现着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思索着我该怎样造就班主任的魅力。
这一年,我与希蕾班孩子相遇。第一天,我激情演讲“180班,我们的家”,我的开场白“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凝眸,才换得今生一次的擦肩而过。那我们该有多少次的凝眸,才能换来两年时光的美妙相处,想起来不由有些感动,有些珍惜。”就这几句话,一直被学生记着,他们说,这几句话拨动了他们内心最柔软的那根琴弦,他们暗下决心,一定要建造好我们的家。
怎样让学生有效地做好这家的主人呢?通过学习和反思,我找到了“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合作”这一把打开班级建设和塑造班主任魅力的钥匙。
我在工作中逐渐做到“放手不放眼”,学会了“四理四不理”:“理”宏观“不理”具体,“理”人格“不理”实践,“理”隐性“不理”显性,“理”过程“不理”结果。学生能做的我绝对不做,我只宏观掌控班级发展方向、发展愿景。班级由学生自主确定了“团结坚忍智明豁达”的班训,树立起“我的青春我做主,努力认真不怕苦”的班级精神,孩子们都慢慢地树立了“别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的主人翁意识。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被我极大地激发出来。
我在班级管理上采取了三级立体式管理机制:一级管理——三权分治管理制,建立立法会、班委会、监督部等三个管理部门;二级管理——团队合作学习制,创建合作学习小组;三级管理——家校一体辐射式制。
这三权分治合作、生生团结互助合作,还有家校合作,让我尝到不少甜头。班干部的每周例会,立法会的每月一考核,监督部让惩戒落到实处,日常管理的疑难杂症,学生们一碰头,保准点子比我的还多还奇还有效,执法力度比我更铁手。
学生戏称我“英国女皇”,我想,这不正是班主任的“魅力”吗?
你看,冠有“迟到大王”之称的张维不敢迟到了,他说:“以前拖沓被老师批评得无所谓了。现在可不同了,我不能因为我的坏毛病影响了我们组的评优呀。”最爱欠交作业的林蔚,简直被他们蔓希组成员批得只好逃到我这来求情:“覃老师,我以为欠交作业是我个人的事,这怎么就成了关乎全组荣誉的大事了呢,你快帮我去求求情吧,让蔓希组饶了我吧,我真的不敢欠交作业了。”我听着他的求饶,乐开了花:“小子,要是我说你,你会改掉这拖拉的毛病吗?”林蔚摸摸后脑勺:“可能还真改不掉。”“这不就对了,同学们在督促你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呢。”
我没有想到我这一放手,引领着学生自主、合作,居然“放”出了这样意想不到的效果。
每接一个新班,都带给孩子们不同的惊喜;每引领一个班,都让班级书写与众不同的传奇。当学生自豪地赞扬班级时,当学生夺得各项第一时,在魅力辞典里,我惊喜地写下:班级魅力源于合作、自主的团队精神,源于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
文化,增一分凝聚的魅力
学生们以哈佛图书馆墙训“像狗一样学习,像绅士一样玩”作为自主管理的指南,狗一样的学习是学习中的忠诚,心无旁骛,执着。那玩呢,则是玩得雅致,不粗俗。班级文化活动是践行这一理念的基石。
我班班级文化活动独树一帜。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每月的主题班会(活动)形式多样。共度佳节、感动人物颁奖,是一剂心灵的良药;每天阅读15分钟、诗歌跟贴抢答,使班级充满了浓郁的书香气;设置紧急小药箱、眼镜护理部,呵护同学没商量;快乐贴吧、班级接力日记,开辟了与同学对话、与老师对话的心灵空间;OZE情报处,及时搜集学习困惑,便于老师教学有的放矢;废物回收站,养成同学良好的环保意识。
生日创意更是让我和学生咋舌不已。
今天是汪宇的生日,一进教室,教室门上用各种色彩的粉笔写满了祝福,黑板上也是大家送给他的祝福,英文版、中文版,还有日文版、韩语版;有真诚的祝愿,也有幽默诙谐的祝福,还有画的支支蜡烛、红色蛋糕,当大家为汪宇唱着生日快乐歌时,这个偏执叛逆、我行我素、冷若冰霜的男孩趴在桌上不好意思抬头,也正是这个生日后,他的心灵解冻了,他开始融进集体,慢慢努力学习,还主动请缨当了学习委员。同学们有困难,他也会主动帮忙了。
郑凡过生日了!咦,怎么郑凡桌凳上堆满了粉红色的气球?一看投影,居然还有动漫配音:今天,你死定了,我们在气球里安了“炸弹”,不信,你试试看!如果你想坐着上课的话,请按顺序挤爆气球,看我们怎么“待”你。小宇挤爆第一个气球,马上听见卡通声:“呵呵,是送给你的篮球吧,不过是‘假’的。”挤爆第二个:“呵呵,是什么?砖头。谁送的,太不地道哦!”挤爆第三个:“哈哈——祝你生日快乐哟!”大家跟着唱起了生日快乐歌。屏幕显示:“还有一些气球,你就慢慢挤吧。”这可是小丰的创意,大家对他赞不绝口。这个高一老爱迟到、学习拖拉的孩子,在同学的赞赏中开始了蜕变。
我和孩子们感受着一次次的创意生日带来的感动,想出创意的同学收获赞美声一片,过上创意生日的同学深切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友爱。
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注重全员参与,每一个主题班会都体现较高的文化内涵。如火如荼的文化活动为学生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级的凝聚力在活动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我班常规管理考核每月全校第一名,获得“优秀班级”“明星班级”荣誉称号;班级文化建设被市电视台专题报道;希蕾孩子们以合唱表演的形式获得校园文化艺术节第一名;高二高三运动会两度获得团体总分冠军和精神文明奖。由于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注重精神引领,班级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今年高考,我班录取人数在年级名列前茅,包揽文科年级冠亚军;学生考上了人大、北京航空、中央美院、北京电影学院等一批重点大学。
“我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如百合,展开如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应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似一团火。”当一个班主任充满魅力时,如百合清香,如星辰闪耀。十几年的教育生涯,我对教育投入全身心的爱,我不断挑战自我,为班主任魅力写下新的注脚。我知道魅力不仅仅在于班主任的学识优秀,更在于你能否急学生所需,想学生所想;不仅仅在于注重精神品质的培养,更在于寻求创新途径,将学生推向前台,鼓动学生合作、自主,以文化人。而班主任则应甘于默默陪伴,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拉他一把,开启其心智,促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我坚信,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班主任的魅力会使师生的心灵琴弦和鸣,也定会让师生交流奏出动人和谐的乐章。
(作者单位:湖南怀化市铁路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