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二)
发表日期:2012/4/24 9:59:06 作者:无 有908位读者读过
学习体会(二)
家校共育,引水浇园
受校长委派,我参加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成功计划”研讨会,2012年4月19日,先期抵达武汉的我们,参观《班主任之友》杂志社,并在在《班主任之友》副社长庄传超的安排下,和崇仁路小学共同举行德育工作座谈会,会上,区教育局马科长、《班主任之友》副主编汪媛、崇仁路小学校长张彦平、崇仁路小学优秀班主任代表进行了发言。
1.强调学校家庭化,家庭教育化
独生子女的时代,孩子们在家庭中,玩伴很少,只有在学校中,孩子们才欢快的在一起,因而作为学校,除了单纯的教育功能、职能外,多一些“家庭味”,让孩子们成为“兄弟姐妹”。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具有明显的启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全面性,家庭要多些“教育味”,所以,学校、家庭形成一体,各自发挥优势、互补劣势。
2.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只有成绩过不好明天
学校教育职能是专门培养人,学校是专门教育人的场所,学校惟一的使命是培养人,其他任务都是围绕着培养人来实现的,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技能在学校养成和提高,学校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学生文化成绩提高的重任,在中考的压力下,学校必然关注孩子文化学科的成绩,教育是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之一,考试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所以有人说: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
在教育实践中,如果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也是得不偿失的。有的人书念得很好,考分很高,但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很差,缺乏与人交往、团结合作的能力,这不能认为是成功。有的人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创造性,不会解决实际问题,“高分低能”,也不能认为是成功。道德修养好和文化成绩好的人,身体不好也派不了大用场。所以崇仁路小学校长张彦平说:只有成绩过不好明天。崇仁路小学秉承“爱学、会玩、好习惯”的培养,学出成绩,玩出名堂。
3. 家校共育,引水浇园
家校合育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以及使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所以倡导在学校教育指导下的家庭教育,发挥家长优势,家校共育,引水浇园,正确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 |
![]() |
学校的文化墙——教师团队 | 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展 |
![]() |
![]() |
一个年级的数学作业本,家长和老师们在参观和评比。 | 德育工作座谈 |
![]() |
![]() |
课外活动——乒乓球 | 课外活动——乐队演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