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九(5)】
发表日期:2015/3/13 10:11:10 作者:应爱华 有1191位读者读过
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
在2015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有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有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有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上世纪60年代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和团队完成了氢弹研发工作的——于敏。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在几位核研究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个没有留学经验的。最初他在核研究方面就如同一张白纸,但他从零出发,经过长久的努力后,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氢弹的研发,打破了大国对我们的核垄断与威胁。
从于敏先生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他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环境极其恶劣的罗布泊研究出氢弹。对于这种坚韧不拔,热爱祖国的品德,我们更应该学习。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21世纪,我们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努力地学习,拥有较高的文凭。而这些,就需要我们拥有一种不畏艰难困阻,勇往直前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以后才能为祖国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而不是拖社会的后腿。
我现在已经是个初三的学生了,我们即将面对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是继续向前,还是向左向右拐,全凭现在仅剩的六十多天在校时间了。在这六十几天了,我们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开始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克服前行道路上的艰难,斩尽胜利路上的荆棘,向着中考而努力。
在此,我希望同学们能学习于敏先生的精神,不说为国家,就是为了自己,也要奋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