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江宁教科研动态第二期
发表日期:2011/4/27 0:00:00 作者:周冬梅 有949位读者读过
教科研动态
第 二 期
南京市江宁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2011年4月
【编者按】本月,各学校紧紧围绕“科研提升年”的主旋律,把握教育科研提升年的内涵,在结合本校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开展了各级各类科研活动,全区范围内已营造出浓郁的科研氛围,诸多学校也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现将本月重点活动编辑如下,以供各学校互相交流,共同发展。
用“友善用脑学情调查”改善教与学
天景山中学自2008年被批准为江宁区友善用脑实验学校后,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并用友善用脑的思想指导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推行友善用脑工作,该校今年积极申报学情调查的试点校。
为进一步做好友善用脑学情调查工作,提高教师的认识,更好的完成七年级的试点工作。学校于3月17日上午,邀请了教科室汪圣龙老师,为七年级老师作了题为《学情调查——教育本质回归的呼唤》的专题讲座。区教科室董福才主任全程参加。
讲座中,汪老师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学情调查中心组前期的实验,介绍了的一些成功案例及对比数据。汪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贴近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老师们听得很认真,听后感到茅塞顿开,收益匪浅。
通过本次讲座,天景山中学七年级教师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了友善用脑学情调查的意义与价值,开阔了教师的视野,让大家深深地体会到教师不仅仅是教育的参与者,更应是实践和研究者。
教师们参与学情调查的积极性很高,大家都认为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老师和学校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也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对学校的教学工作帮助很大。
学情调查必将为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必将对学校的科研提升年工作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江宁区“友善用脑”课题研究成果交流研讨活动在上元小学举行
阳春三月,生机盎然。3月20日上午,江宁区“友善用脑”课题研究成果交流研讨会在上元小学会议室举行,来自北京“友善用脑”总课题组的李荐主任、区教科室领导和百家湖小学、东山小学、科学园小学、天景山中小学、上元小学等“友善用脑”课题研究实验学校的课题负责人参加了这次研讨活动。活动首先由区教科室汪圣龙主任助理就我区学情调查的实验情况作了报告。随后各实验学校的“友善用脑”课题研究负责人汇报此前各校围绕子课题开展“友善用脑”课题研究的情况、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研究设想。总课题组的李荐主任就各校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点评,对大家取得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指出各实验学校要重新认真地审视我们的研究过程,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冷静的思考,捕捉研究中纯净的东西,总结出符合科学规律的、能站得住的、能够持久的成果来。会议最后董福才主任对各校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此次的交流活动是总课题组继3月18日在东山小学、3月19日在上元中学、竹山中学实地考察后的一次集中研讨。三天的活动将我区各校的“友善用脑”研究工作进一步推向纵深,我们坚信在“友善用脑”理念的引领下,上元小学乃至江宁的每个孩子都能焕发出自己的潜能,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示范园“十一五”省规划课题圆满结题
3月23日下午,江宁示范幼儿园“十一五”省规划课题《幼儿园科学工作坊开发与实践研究》成果鉴定会,集中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举行。会议由区教科室汪圣龙主任主持,专家鉴定组由省教科院幼教所尹坚勤所长、张晖主任、叶小红博士、市教育局吴邦利科长、市教科所姚慧主任等组成,全省教科研基地园代表、示范园教科研骨干等近60人参加了会议。上午,基地幼儿园代表还观摩了北幼“十一五”省规划课题结题展示活动。
鉴定会首先由示范园吴园长做课题结题工作报告,蔡伟主任做课题研究报告。接着,专家组仔细翻阅了课题研究成果集和过程管理资料,她们对示范园展示的资料大加赞赏,认为资料管理规范、细致,内容丰富、真实,成果显示量多质高,课题研究扎实有效。随后,专家组与课题组成员进行面对面质疑对话与点评。专家组对示范园的课题研究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课题选题好,注重了教与学,较好地把握住低结构向高结构过渡的结合点。课题研究具有典型性和延续性,从“九五”开始,该园就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研究,储备丰富,有深度。课题研究体现了幼儿园研究的传承与深化,利于特色的形成。课题研究中示范园能根据幼儿园的原有条件整合园内外、室内外的资源,有创新,同时用先进的理念回头反思常规工作,很有价值、有意义。
专家组认为,示范园的课题管理工作有许多值得基地园借鉴学习和推广的地方。如课题立项后,课题主持人重视对课题的管理,特别是幼儿园在省级课题下还有市、区、园级课题,有集体课题也有个人课题,说明研究实实在在,层层深入。
专家组在肯定课题研究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与会者纷纷赞同。最后,鉴定组组长宣布:江宁示范幼儿园“十一五”省规划课题《幼儿园科学工作坊开发与实践研究》可以结题。会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对课题以及五年来辛勤劳动的肯定,更是示幼人对“十二五”教科研美好愿景的期盼。
北京教科院与教育部友善用脑课题组领导、专家考察东山小学
3月28日下午,在区教育局朱慧局长、许维友副局长的陪同下,北京教科院院长、“友善用脑”总课题组主持人时龙,“友善用脑”总课题组负责人李荐主任,南京市教科所陈静波副所长莅临我校指导“友善用脑”研究。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区教科室董福才主任、汪圣龙主任助理。
专家们深入课堂,现场听了李一婷老师的数学课《找规律》,而后听取了由蔡小平校长的《践行友善用脑,锤炼高效课堂》的报告,高原、李一婷和汪璐璐三位老师分别围绕“自学导航的设计与使用”、“思维导图的指导与运用”和“班级文化建设”具体谈了东山小学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的尝试与体会,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
北京教科院时龙院长在总结时说到东山小学的友善用脑研究有自身的独特性,遵循教育规律,遵循人的成长规律,遵循人的思维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建议在目前的基础上按从经历到经验,从经验到经典的思路进行总结,通过友善用脑实验,着眼于教育内涵发展,并通过研究促进学生的学业水平提高。专家们的指导让我们坚定了信念,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教育部“友善用脑”课题组专家考察竹山中学、上元中学
3月29日,教育部“友善用脑”课题组专家李荐主任、区教育局许维友副局长、区教科室董福才主任、汪圣龙助理分别到竹山中学、上元中学进行“友善用脑”课题研究考察和指导。
上午在竹山中学分别听了由邰龙梅老师和许鑫老师执教的两节课,听取了笪洪山校长关于学校用友善用脑的理念改革学校课堂的汇报,竹山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和深度深深吸引了课题组专家,并和学校领导、老师进行了交流,对课堂改革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更高的要求。
下午在上元中学分别听了由李杏丽老师和赵伟华老师上的一堂语文课和数学课,李老师执教的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专家和教师们兴趣盎然听了这两节课,认为这两节课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快乐和美感,思维导图、音乐、冥想、动手健脑、小组合作等元素很好融入到了课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争先恐后,欢声笑语,学习在这两节课中成了快乐的旅途。
罗明副校长汇报了上元中学课题研究方面的一些做法,特别在“思维导图”方面的收获得到了专家的肯定。专家还和上元中学课题组老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老师们谈到了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惑:无论是神奇的音乐,还是美妙的呼吸,奇妙的水,动感的健脑操,各种形式的思维导图,闭眼放松的冥想等友善用脑倡导的教学技法怎样才能无痕的自然的融入到我们的课堂中?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友善用脑”课堂模式如何确定?课题组专家一一作了解答,并对该校课题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李荐主任认为:想让友善用脑的课堂达到一个最高境界,那一定是要提升教师自身的内涵,从而使友善课堂向深度思维发展。董福才主任对该校课改给予厚望,也希望该校能够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更好的总结,提出校本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
高端引领 科研提升 实验小学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江宁实验小学紧紧围绕区“科研提升年”的主旋律,以本校“激活教育”为抓手,努力为成就教师专业梦想搭建平台。4月初相继邀请了安徽省合肥市的著名语文教学专家薛瑞萍和南京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主任谷力博士后来校讲学。
两位专家分别从语文教学大量阅读和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进行讲解指导,他们也从各自不同的领域,给老师们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课程研究方法。让实小的老师们深受启发。讲座中,虽然讲座的角度不同,但他们都十分注重课堂、学生和创新,借助自己丰富的学识,使文本化的知识理念更加的立体化、生活化,活教育”为抓手,努力为成就教师专业梦想搭建平台。近日相继邀请了安徽省合肥市的著名语文教学专家薛瑞萍和南京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主任谷力博士后来校讲学。
两位专家分别从语文教学大量阅读和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进行讲解指导,他们也从各自不同的领域,给老师们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课程研究方法。让实小的老师们深受启发。讲座中,虽然讲座的角度不同,但他们都十分注重课堂、学生和创新,借助自己丰富的学识,使文本化的知识理念更加的立体化、生活化,一个个鲜活的教学实例更是信手拈来,让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通俗,从老师们频频点头的认同中、情不自禁的鼓掌声中、洋溢笑意的表情中、全神贯注的眼神中,不难发现老师们和专家们已经产生了共鸣。
今年,江宁实小意欲借助这样的专家引领,让实小广大一线教师看到教科研就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就在自己的班级管理里。
我区冯卫星老师在南京市教科研培训会上做专题讲座
4月8日上午,南京市2011年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育调查、教育设计培训会在雨花台中学举行,南京市教科所特邀我区实验小学冯卫星老师做了“教育设计”的专题讲座,受到南京市教科所领导专家以及参加培训的全体老师的好评,希望我区更多的教师走出区外,走向省市,走向全国。
省教科院专家指导秦淮中学教师专业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使学校可持续发展,受秦淮中学邀请,4月14日下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省特级教师王一军来到秦淮中学,为该校全体教师作了一场题为《学术性教师成长——一种专业规划的视角》的讲座。
如何规划自身,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让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为一名称职乃至优秀的人民教师,一直是困扰我们广大教师的一个现实问题。讲座中,王所长谈到每位教师要能直面大家眼前面临的困惑,人能认清自己,要能合理地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并为之努力,才能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形成我们生命的品质。他重点谈到了教师专业规划的内容与方式。
王所长从现实生活出发,以自身成长为例,为成就人生定标,强调每位教师必须实事求是、量体裁衣,要有目的行动,有计划做事,要有短期、中期、长期的职业生涯目标,要注重内在素养的不断提升,千万不可华而不实、沽名钓誉,要实实在在地干好本职工作。
王所长的讲座让在场的每位教师得以重新认识自己,也为大家谋划未来职业生涯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各校纷纷开展菜单讲座
4月16日(9周六)上午,竹山中学胡雯老师来到江宁区丹阳学校作专题讲座《牵手走过幸福桥》,全校141位教师聆听了胡雯老师班主任工作介绍,受益颇丰。
胡雯老师指出班主任管理的理念:班主任老师要敢于教育和带班要有自己的特色,着重介绍了班级特色如何形成,如制定班训、班规、奋斗目标、班级公约,设计班徽、设立植物角等做法,给我校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4月19日下午,上峰小学的阶梯教室里春意盎然。江宁实验小学的许正萍老师和冯卫星老师分别在此开设了主题为“教育教学随笔的写作例谈”与“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自组织’”的讲座。本次活动,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拂过每个听课老师的心田,增进了老师们对教育教学随笔写作、数学课堂中“自组织”实践的了解和认识,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鲜的“养料”。
4月20日下午,区教科室汪圣龙老师来到上元中学,给全体教师作了“学情调查——教育本质回归的呼唤”的讲座。汪老师主要从①为什么要做学情调查②什么是学情调查③友善用脑学情调查的基本思路④学情问卷设计及统计分析方法⑤学情调查跟进策略五个方面作了阐述。讲座去除了空洞的说教,选择典型事例,针对性强,启发性大。
会议厅座无虚席,教师们边听边记,同时配合着讲座中的调查,整个讲座安静但不乏互动。教师普遍感到了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要达到效率的最大化,必须了解学生,学情调查提供了了解学生的正确途径和操作方法。从关注“教”到关注“学”是教师观念转变的关键。
江宁区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共同体成立大会在清水亭学校举行
在省、市陶研会的领导下,在区教育局、教科室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下,江宁区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共同体筹备成立,并于4月16日在清水亭学校隆重举行了成立大会。
上午,省陶研会王铁军副会长、费炜炜秘书长,《行知研究》杂志主编金薇薇女士,市陶研会徐步伟副会长、姚慧秘书长,区教育局许维友副局长,区教科室董福才主任一行来到清水亭学校参加了陶研共同体成立大会,参会的还有区教科室相关人员及各成员学校代表等。
会议由区教科室董福才主任主持。共同体工作委员会主任、清水亭学校白连顺校长介绍了共同体的成立过程并宣读了《共同体章程》;省市区各级领导为共同体成员单位颁发证书,费炜炜秘书长、徐步伟副会长和许维友副局长先后做了讲话,高度颂扬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并分别对共同体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殷切希望,对其日常工作加以指导和勉励;最后省陶研会的王铁军副会长为参会代表们就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做了《向陶行知先生学什么》的精彩报告,使参会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加深了认识、提高了觉悟。
会上,还通过了《共同体章程》。
今后一个时期,在陶研会的关心、帮助下,共同体的成员学校将按照《共同体章程》,发扬陶行知先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面对新的形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推进学陶工作,促进学校发展。
翠屏山幼儿园开展市级规划课题结题展示活动
4月20日上午,翠屏山幼儿园举行了南京市“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鉴定会和展示活动,市教科陈静波副所长、李亚娟博士、区教科室董福才主任等评审专家参加了翠幼承担的市“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幼儿操作性学习指导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结题鉴定,全区各幼儿园近200名教师,观摩了翠屏山幼儿园课题研究成果。
活动开始,大家听取了课题负责人王文南做了课题研究成果汇报,她的陈述图文并茂,有理有据,从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标框架建构、研究的内容、课题所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随后观摩徐凌燕老师组织的大班综合活动《有用的报纸》,孩子们用能干的小手,通过多种操作方式将废旧报纸变废为宝,体验成功的乐趣;接着与会专家、老师参观全园区域活动、美劳室特色活动,“一品青花瓷”、“爱心美食城”、“羊羊村”、“翠屏茶社”、“风味小吃”、“克丽丝汀蛋糕房”、“小星星舞台”等,屡屡被孩子们浓厚的操作情趣、操作环境深深吸引;其后课题主持人戴湘萍园长做了研究工作汇报,四位子课题负责人也分别进行介绍;最后专家组一致认为,翠屏山幼儿园挖掘一切可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用园本主题活动贯穿研究,把幼儿操作性、实践性学习开展的有声有色,使每一位幼儿、教师得到发展,也让园本特色更为彰显,研究成果丰硕,完成了预期的研究任务。
活动结束时,参会幼儿园的老师都说收获颇丰,认为翠屏山幼儿园为各园今后课题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很有借鉴、指导作用。
《南京市江宁区名师的素质特征与成长过程》的课题研讨会如期举行
4月22日上午,南京晓庄学院与区教育局共同主持的课题——《南京市江宁区名师的素质特征与成长过程》的课题研讨会如期举行。双方主持人分别为任其平教授与董福才主任,许局长亲临会议加以指导,双方课题组成员也参会,在为时半天的交流中,双方达成共识:本课题重在探索名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分析名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过程,探讨名师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特征,构建名师专业成长的生态化模式,从而提高对教师专业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为大部分教师专业成长营造氛围,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许局长在总结中对大家的观点表示赞同,更表达了希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建立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以及“天下教育是一家”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