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校园动态>>学科建设>>阅览文章

期中小结

发表日期:2012/4/27 8:54:14 作者:无 有756位读者读过

 

 

用  心  施  教

徐兴民

——对期中考试的总结以及期中考试过后的打算

新世纪之初,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顺利推进,此次课程改革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笔者认为:教师应用这一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转变教学观念,用心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对学生要有爱心

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教学的非情感化是传统教学的一大缺陷。所以现在提倡情感教学法。

每一位学生都是有尊严的人,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我认为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特长,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必须付出真情,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不能一味地训斥他们,不能歧视他们,而是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予鼓励,给予关怀,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强。如有一些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每次考试经常不及格,教师要多找他们谈心,帮他们寻找原因,上课时经常对他们进行提问,让他们体会到教师没有放弃他们,从而加倍努力,促进成绩的提高。不能训斥、不能打骂。要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思想通,则路路通。拿破仑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强大的力量,即刀枪和思想。从长远来看,刀枪总是被思想战胜的。”

二、对学生要有细心

每位学生由于遗传素质、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和特长,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独特性意味着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

对于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要细心观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能对学生搞“一刀切”。比如上课时,发现有的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对此,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提醒,可以请他朗读一段课文,可以请他回答一个问题,使他们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当学生处于消极情绪时,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作为教师,要能细心观察,尽早发现,帮助他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如可以在课后找他谈谈心,了解他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帮助他克服消极情绪,树立积极情绪。

教师还应细心观察,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让学生的闪光点发扬光大。有的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有的学生善于写小论文,有的学生善于辩论,有的学生善于进行调查研究等等,教师要分别对待,可以让善于辩论的同学担任辩手,搞调查时,让善于进行调查研究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发挥他们的特长,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三、对学生要有耐心

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不论是观察力、思考力,还是生活阅历,都是有差距的。因此,教师对待学生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不能一味的高标准、严要求。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在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教师总是把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形成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但把知识强加给学生,只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现在我们应提倡重过程,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的答案。也就是现在的发现法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当前各种各样的考试,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习惯听教师讲,自己缺乏主动性,学生能力未得到充分的提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对部分学生,特别是我们所讲的差生,教师必须富有耐心,持之以恒,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在教学中,我们现在尝试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由于学生以前习惯了教师提问,自己回答,或死记教师的答案,现在要他们自己提问,反而无所适从。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耐心,慢慢地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优秀的教师是使学生没有问题进教室,课后是许多问题问不完。

四、对学生要有信心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学生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力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能不断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在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成功的。如上海闸北中学的校长刘京海所实施的成功教育,对差生的研究相当的透彻,硕果累累。受到了教育部长陈至立的接见。成谓成功教育,就是主张人人都可以成功的一种教育模式。布鲁姆认为教育中最具有破坏性和浪费性的就是教师的消极的期望,就是教师不相信学生。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可以因某个事件就对学生妄下结论,如一个问题没有回答出来,一次作业没有做好,一次考试没有考好,就认为这个学生没有学习能力,没有发展前途。要认识到学生是在不断发展的,是有潜力的,要帮助学生找出失败的原因,制定可行的计划,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教师应容许学生失败,要坚信学生必然会成功。只有对学生充满信心,学生才会有信心,才有勇气克服前进中的挫折,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真正做到用心施教,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益,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我们科学园的明天必然是一个辉煌而灿烂的明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