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天景山中学08—09第一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08/9/3 13:30:04 作者:无 有1092位读者读过
南京市天景山中学08—09第一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教育局工作要点为依据,深入贯彻教育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遵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德立教,科研兴校”的教育理念,以体验德育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养成为基础,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个性心理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一所老百姓满意的学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工作目标
以“争当现代文明人”为学期教育目标,以人为本,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重教重管,广开渠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以德治校的实效性,保持违法犯罪率为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具体工作
从我校的实际和特点出发,转变价值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创建良好的校风龙头,全员育人,齐抓共管,落实制度,强化管理,切实提高德育实效。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育人水平。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年级组的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班主任的专题学习、讲座、交流,开展“怎样做好一个称职班主任”主题交流活动,以点带面,点面互补,从而提高班主任队伍的管理能力和素养。
2.开展“三个一”工程,每天送给学生一个微笑,每天说一句鼓励学生的话,每天找一名学生谈话。通过“三个一”活动温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自信、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3.加强师德建设,深入开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育人教书”为核心的师德教育。提出“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育无小节、事事皆楷模”的要求。在教育学生当中,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倡导思想引导、心理疏导、习惯指导的三导理念,精心打造一支“关注细节、注重创造、高效执行”德育工作者队伍。
4.树立责任意识,引导全体教师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学校、敬业爱岗、勤奋工作。要求每一位教师政治上有上进心,工作上有责任心,学习上要虚心,教育学生有爱心。
5.积极开展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活动,提高自我,活动中比思想、比工作、比成绩、比贡献。及时理解师情,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树立典型、弘扬典型,用先进典型去鼓舞和激励整个教师队伍。
(二)狠抓养成教育,筑劳学习基础。
1、抓好学生养成,筑牢学习基础。
学校本着管理育人、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在平日学生管理中,切实抓好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养成教育,本着先从强制养成习惯入手,最后内化为素质的总体目标,采取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先管住再教育的方式,去督促学生的思想道德规范。
(1)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以创建文明城区为契机,依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南京市天景山中学学生一日常规》抓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发挥学生榜样示范作用。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全体教师做到“三让”,激发学习欲望,让学生想学;减轻课业负担,让学生乐学;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
(3)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采取不同形式的活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就餐习惯。培养学生学会生活的能力,规范学生在校的生活习惯。
2、凸显德育地位,拓宽德育渠道。
学生德育工作,一方面由年级组负起责任,由德育处,团支抓督促,各班抓落实,另一方面,利用晨会、班会、黑板报、学习园地、广播站、文化长廊、宣传橱窗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适时举行有益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使学生从中深受教育。
(三)实施成功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成功教育,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是培植学习快乐的最好方法。当学生取得成功后,因成功而产生的自信心和快乐感,有利于形成追求新目标、新成绩的动力,随着成绩的取得,自信心进一步增强,从而形成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
(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德育内容。
1.结合“班集体建设年”在全校24个班级开展“班集体建设”活动,设岗育人。
2.结合“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等开展中心活动教育。
3.开展“庆祝第二十四个教师节”、“庆国庆”、“庆元旦”等演讲、文艺汇演活动。
(五)家校紧携手、沟通重实效。
1、落实家访工作,办好家长学校。要求各年级组织1-2次较大影响的家长会,每学期班任的家访率要求达50%以上,力争全学年普访率达100%。校拟定11月、12月各召开一次后进生家长座谈会和后进生转化工作探讨会。
2、加强警校共建文明活动。本学期联合科学园派出所、科学园交警中队落实“交通安全学校”与“法制教育”各项工作,并拟定9月份组织学生观看 “安全与法制教育” 有关方面录像。
3、继续抓好德育阵地建设,构建校内外德育网络,组织好年级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1、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和指导。
2、完善我校心理咨询工作制度及领导小组,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成立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专职心理教师,重点解决青少年学生学习心理负担过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青春期烦恼、升学中的困惑等问题。在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之外,大力加强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与咨询,争创市级心理辅导室。
3、广泛开展面向家庭、学生的心理咨询活动,不断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心理教师每学期末上交一份典型辅导案例或成功经验总结。
总之,新的学年我们即将迎接新的挑战,我们还会遇到新的问题,但我们和谐奋进的教育氛围、拼搏进取的校园精神会鼓舞我们不断努力、不断进取,创造更优异的业绩。
2008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