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化引领, 照亮前行的路
发表日期:2013/5/3 1:22:54 作者:17687 有1132位读者读过
点化引领, 照亮前行的路
王慧
4月21—23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友善用脑”中青年语文教师教学专题培训,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天,但如同享受了丰盛的精神大餐,受益匪浅。
培训的方式,独特且新颖。根据抽签,我们一起培训的三十位被分成六组,分别有高尔基组、海子组、白居易组……每组五人,大家围坐一桌,开始了别开生面的“小组合作会餐”。
大餐一 —“跃动的诗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刘笑梅老师的讲座,她向我们讲解了朗诵与朗读的区别,朗诵是再创造,表达色彩、情感更多,能够引发大家的共鸣。朗诵取决于朗诵者对于作品的理解,要有画面感,而不是见字念字。
刘老师带我们欣赏了顶尖水平的朗读名篇,如《春江花月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天上的街市》等。我们徜徉在美妙的声音世界里,仿佛进入了另一个语文世界。我们都陶醉了,原来语文是有声音的,她不仅要我们用眼睛去看,更要用耳朵去聆听,去体悟……我突然想到这何尝不是一种可以解析语文之美的突破口?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在朗诵上下功夫,不仅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的兴趣,还可以增强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可谓一举多得。
大餐二——“读史记 悟人生”。北京师范大学韩兆琦教授,对《史记》颇有研究。听老人家的讲座,如身临“百家讲坛”,如痴如醉。讲座题名《从刘邦三杰的历史功勋与各自的人生道路引出的思考》,韩教授分析了刘邦与韩信、张良、萧何之间微妙的关系,情节曲折动人,带给我们颇大的启发,尤其是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教学上,反省自己讲到文言文为什么那么的枯燥无味,原来自己懂得太少,倘若自己能够多一点了解,可能上课就是另一番天地,不仅仅能让学生很快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会带给学生精神的滋养,对孩子们终身受益。
大餐三——“文化穿越”。北京教育学院的胡春梅老师,就外国文学教学给我们做了专题的指导。胡老师分析了外国文学教学的难点在于:对外国作家语言表达的特定含义;对外国作家思维方式的不理解;对外国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的不熟悉。任何作品的产生,都离不开世界与读者。胡老师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应该了解一些思潮流派的起源与作者的风格特点。以《老人与海》为例,胡老师分析了文章为何花费很多笔墨描写灰鲸鲨,了解了作者海明威创作的“冰山原则”后,一切都迎刃而解 。卡夫卡的《变形记》让很多人难以理解,得知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的变化后,你会感觉豁然开朗。胡老师还从教学实践角度介绍了几种方法:迁移教学法、多元解读、比较教学、整合课内外资源,主题教学;讲座式教学……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们饱餐了一顿“人间美味”。培训老师们的“点化”和“引领”,就像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盏明灯,照亮前行的路,引领着我们向更明亮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