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园地>>国旗下讲话>>阅览文章

第四周升旗仪式

发表日期:2010/9/20 10:53:59 作者:无 有873位读者读过

第四周升旗仪式

升旗手介绍

    九(4)班胡凯是九(4)班班长,兼数学课代表,他为人正直善良,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帮助老师管理班级,任劳任怨,学习成绩优异,是全体同学的榜样。

    他的人生格言是:不经一番寒彻苦,怎得梅花扑鼻香。

    丁羽是九(3)班的班长和英语课代表,她和九(3)班的每一位同学一样,每天都在奋斗着,努力着,她有对未来的明确的规划,她相信:“成功者,决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

叶校长国旗下的讲话

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迎接第一次学情调研

——国旗下讲话(叶菊香 2010.9.20)

    同学们:开学至今已20天了,本学期的学习生活已下来七分之一。我们的老师在全力以赴,时间抓的很紧,在上课之余,放弃休息帮同学们补缺补差。但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和老师的教有关,更取决于学生的学。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应该是每个同学所关心和关注的。在此,想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要确定一个能激励自己的目标。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年轻人在沙滩上散步,无意间,他转了一下头,却发现自己走过的两行脚印是弯曲的。他很不解,刚才自己明明走得很直,脚印怎么会弯曲呢? 这时,他看到不远处有一块礁石,于是朝着礁石的方向走去.....等他再回头看时,发现沙滩上印着两行清晰笔直的脚印...... 其实,在生活中,不论我们做什么事,心中都要有一个目标。只有这样,才会找准方向、少走弯路。学习上,更应如此。目标很重要,如果你的目标不是蓝天,你就永远不会飞翔。目标它既是方向又是动力。我建议大家定的学习目标,在自己现有学习状况的基础上适当地高一些,这样才能激励自己,给自己以动力。

    第二,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老师们每学期都提前安排好教学进度,每天都提前备好课。我们每位同学有没有给自己的学习定个计划呢?每一位同学除了跟着老师的进度,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复习外,还应根据自己的情况,给自己的薄弱学科,和各学科中的薄弱章节适当的增加些复习时间和练习。 每个同学一定要订好一个学习、复习计划,让自己清楚每天完成作业后该干什么。

    第三、 要有脚踏实地的有效行动。 无论多么激动人心的目标,多么完美翔实的计划,如果不付诸于行动,那至多是一个念头和一张废纸,只有行动才是走向成功的惟一途径。虽然我们不提倡那种“死读书、读死书”、“两眼一睁,学到熄灯”的苦行僧式的学习,但我们相信“天道酬勤”。 美国前女国务卿赖斯,其奋斗史颇具传奇色彩,她用了二十年时间,从一个备受歧视的黑人女孩,成为了世界著名外交家。有人问她成功的秘诀,她简明扼要地说:因为我付出了“八倍的辛劳”。 如果你渴望成功却又总觉得与成功无缘,无须怨天尤人,不妨先问问自己是否付出了“八倍的努力”?

    第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生学习成绩不佳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习习惯不好。事实上,大约有70%到80%的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问题。

    初中阶段是各种习惯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反之,将贻误终生。

    在初中阶段,要特别注意培养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动脑动手动口的习惯,培养独立学习、主动探索、积极进取的习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从“上课、读书、练习” 三个环节抓起。

    (一)上课环节。课堂是同学们获取知识的主渠道。然而,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走神”的现象、对老师讲的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全然不知、学习处于被动地位,不假思索,不求甚解的同学就大有人在。

    如何上好课?这是初中生特别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我认为,要上好课,首先要变“课堂”为“学堂”,变被动的“听”为主动地“学”;同时,要注意改正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上课习惯。首先要做到精神饱满进课堂,有着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和动力。其次,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嘴到。要养成手脑口并用的好习惯,做到边听边想边记边参与,这里面既有方法的问题,又有习惯的培养。实际上,一般的学习方法经过坚持就形成了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这样,“上好课”既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

    (二)读书环节。对于教科书,初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想读”或“不会读”。其一,认为“教科书简单,不值得读”;其二,认为“老师已经讲了,没有新意,不必再读”;其三,读书过程中怕遇到障碍,不想读。其实,读书这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决不能忽视。要提高读书的效果,应当把握以下三个环节:即“上课前要先读”,即预习,可以“粗读”,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底”、有疑、有问进课堂;做作业之前要再读,即复习,要求“细读”;在训练中遇到疑难问题,找到对应章节要反复读,要求“精读”。另外,读教科书还要从中把握好知识点、重点、难点,通过自己的归纳、小结,形成本节课或本章节的知识结构,把零碎的、一点一滴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训练,同学们可亲自去体验品尝读书的味道,真正认识到“书本是最好的教师”,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了读书方法,自学能力也就相应地提高了。

    (三)练习环节。课堂练习或课后练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检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更深刻地理解和完整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训练应用知识的技能、技巧,发展思维能力。作为学生,老师布置的练习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因为它既是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又是学风、意志和品德的考验。不仅要保质保量,而且还要独立和按时完成,更要从中有所收获。

    抓好以上三个环节(即上课、读书、练习),是提高初中生学习效果、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当然,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很多,如:能自觉做到每门课进行预习;课内勤于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积极举手发言;能作好必要的笔记;认真复习,整理笔记,在理解的基础上做作业,凡做错的题目,每次都认真订正;时间观念强,不拖拉;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每天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或下课时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认真系统复习,作好单元小结;……

    当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炼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我们一定要坚持才能使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认真对待每一次学情调研。我校本学期三个年级所有中考文化课的第一次学情调研是在国庆放假之后。学情调研是最好的试金石,它可以让每个老师了解自己教的效果,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让每位学生了解自己学的效果,以便更好地扬长补短、查漏补缺。学情调研前的系统复习尤为重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包括中秋、国庆放假期间,要做好充分的复习,梳理出知识点,整理出疑难点,主动请教老师、请教身边的同学;特别是平时作业中曾出错的环节,要认真攻克,吸取教训,绝不允许自己在下一次重滔覆辙。要善于安排好学习和复习的时间,谁吝啬时间,时间就对谁慷慨;谁荒废时间,时间也就对谁无情。学情调研之后,我们要召开各类质量分析会,包括家长会和学生会,对成绩优秀以及自己和自己比进步大的同学我们要进行大力表彰,对总均分高的班级,我们要考核加分,并给班级颁发优良学风奖。还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学情调研既是一场知识性的考试,同时也是对人格的一次考验。一定要做到诚信考试。诚信是心灵的光辉,不仅可以照亮自己,也能温暖他人。一个人,怀揣了诚实,也就得到了命运的黄金。

    最后,我希望和所有同学共勉的格言是:要相信每一个勤勉的日子都有回报,每一滴汗水都有收成。成功只光顾勤勉向上的人生。

   

 升旗手

 升旗

 

 

 叶校国旗下的讲话

 同学们整齐的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