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纵横>>科研之窗>>个人课题>>阅览文章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张维军

发表日期:2008/9/17 13:21:08 作者:无 有2005位读者读过

江宁区2008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姓    名

张维军

所在学校

南京市天景山中学

研究领域

 

性    别

职    称

中二

学    科

物理

文化程度

本科

职    务

教师

电    话

 

课题名称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

课题界定与

理论依据

课题: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

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一直是所有教师所追求的目标,而每个地区、每所学校、包括每位教师所面对的是不同的教学对象,方法就不尽相同,但谁最能充分调动学生谁的方法就是最好的办法,谁能把学生的思想团结在教师身上就是最好的办法。

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在《友善用脑》一书中提出的多感官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研究表明,调动越多的感官,就可以利用越多的大脑通络,从而建立起更多的神经连接。刺激多感官,可以建立对课堂活动的深刻记忆,更多的记忆能被轻松地存储下来。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课堂教学的效果基本决定着整个教学的效果,长期以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和效果低下是困绕一线教师的最为头疼的问题,现在的研究教学实际上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演变成研究学生,研究然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加强对课堂知识的记忆,更多的把知识存储下来。一项调查表明: 25%的同学属于听觉型,26%的同学属于视觉型,28%的同学属于触觉型,21%的同学属于统合型。从结果看,综合型的学生学习效果明显强于前面三种学生。

研究目标与

研究内容

1、  同一个事物让学生从多种感官去感受,从声音、从图文、从触觉等各方面去体会;

2、  让学生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提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让学生从交流中去体会、去提高、去寻找方法、去通过多种感官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课题创新

要点

让学生通过共答和交流、讨论去多种感官感受

研究过程与方法

1、  我教的两个平行班级,在一个班级中提倡学生个人答题、个人思考、个人上黑板做练习;另一个班级提倡学生课堂自由讨论、交流,答题时让学生共答;

2、  每经过一个阶段,都通过试卷和学生的问卷来反馈效果。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我参加工作以来,每年都在毕业前让学生对我的教学进行反馈,通过这些反馈,发觉每类学生对课堂的气氛要求是不相同的。从学生的现状来分析,相当部分的学生自觉性不强,不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完全被动的学习,效果往往难以得到保证,必须多方面的促进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所在学校意见

 

 

 

 

区教育局教育学会审批意见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实施方案

南京市天景山中学  张维军

 

课题界定、课题理论依据:

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别差异。他们的感官发展是不一样的,各人存在各自的优势,各有各的不足。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有的同学听觉发达,有的同学视觉发达,有的同学触觉发达,有的同学则属于听觉、视觉、触觉统合发展型……单一感官刺激不能满足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信息的需要。在以往教学中,我们常常采用一种教学方法贯穿始终,致使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信息较少,不能完全掌握所学内容的现象。从而造成课堂学习效率较低,学生之间差异逐渐增大,使得学生学得累、家长辅导得累、老师教得更累。因此,提高课堂效率成为我们目前迫在眉睫解决的问题。

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在《友善用脑》一书中提出的多感官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研究表明,调动越多的感官,就可以利用越多的大脑通络,从而建立起更多的神经连接。刺激多感官,可以建立对课堂活动的深刻记忆,更多的记忆能被轻松地存储下来。因此,本学期我进行了调动多感官参与教学的研究与尝试。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多的设计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猜一猜等多种形式接受、理解、获取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是经常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人们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除产生于认识需要外。还产生于人的好奇心、好胜心。因此,教学过程,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如设疑 、质疑,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想知而未知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动、动脑、动口、动手,在学有所得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形成认识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就会成为学生较稳定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堂教学的效果基本决定着整个教学的效果,长期以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和效果低下是困绕一线教师的最为头疼的问题,现在的研究教学实际上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演变成研究学生,研究然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加强对课堂知识的记忆,更多的把知识存储下来。一项调查表明: 25%的同学属于听觉型,26%的同学属于视觉型,28%的同学属于触觉型,21%的同学属于统合型。从结果看,综合型的学生学习效果明显强于前面三种学生。

研究目标:

1、同一个事物让学生从多种感官去感受,从声音、从图文、从触觉等各方面去体会;

2、让学生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提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让学生从交流中去体会、去提高、去寻找方法、去通过多种感官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研究内容: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尤其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

(2)、在观看实物、想象中,学习观察方法:在观察实物、现象的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多角度观察,有助于学生全面地观察,从而较好地掌握观察方法。

(3)、多感官参与教学,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小组同伴交流、观察实物、换位置照相等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知觉类型学生的需要,使他们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并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课题研究过程:

(1)、申报阶段(2008年5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准备阶段(2008年6月-9月):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文献研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

(3)、实施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8月):制定对策,并付诸实践。先进行班级研究,总结经验,然后推广全校。同时,撰写可以研究相关论文。

(4)、总结阶段:(2009年9月-10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课题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分析法。通过随机抽取6个班级的两百多名学生,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背景、教育经历、性格特征、思维类型、知觉倾向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2)、实验研究法。通过对两个平行班级学生采用不同教学策略进行对比,制定措施,在课堂上运用多种策略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观察课堂效果,随时反馈,并根据反馈的情况,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

(3)、文献研究法。通过《教育心理学》、《友善用脑》、《超级记忆力训练》、《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等相关文献的研究,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1、研究者是一直奋战在毕业班物理教学一线的教师,一心扑在工作上,有着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观察学生,与学生交流,深入实施课题研究。

2、我参加工作以来,每年都在毕业前让学生对我的教学进行反馈,通过这些反馈,发觉每类学生对课堂的气氛要求是不相同的。从学生的现状来分析,相当部分的学生自觉性不强,不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完全被动的学习,效果往往难以得到保证,必须多方面的促进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3、预期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报告一份;相关论文两篇;案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