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纵横>>科研之窗>>个人课题>>阅览文章

友善用脑,有效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汤福生

发表日期:2008/9/17 13:18:42 作者:无 有1679位读者读过

江宁区2008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姓    名

汤福生

所在学校

南京市天景山中学

研究领域

课堂教学

性    别

职    称

中学高级

学    科

化学

文化程度

本科

职    务

 

电    话

 

课题名称

友善用脑,有效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界定与

理论依据

课题界定:

(1)友善:朋友之间亲近和睦。

(2)脑:是机体的主宰,是机体各器官、各组织的最高指挥官。

(3)友善用脑:友善用脑是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应用最新的神经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与她一生的教育实践相结合,总结和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它是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神经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教(学)会学习为理念的,强调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积极学习的新方法。它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改,为教师由“主导型”向“指型导”转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友善用脑的理论和方法,让教师获得课堂教学的成功、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

(4)有效: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

(5)有效学习:学习有效果,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6)友善用脑,有效学习就是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着力使用音乐、运动、思维导图、冥想、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以自己的方

式记忆等教学手段和策略, 以学生轻松、愉悦、高效地学会学习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大脑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课题理论依据:

   (1)现代脑科学。

(2)多元智能理论。

(3)现代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

(4)现代教育模式理论。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课题研究的背景:

(1)几个教学现象的思考。其一是厌学;其二是学不得法;其三是教师与学生的抱怨。

(2)有效的教学和学习的需要。

课题研究的意义:

(1)脑科学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将脑科学与教育紧密结合,进行面向教育理论和实际的应用研究。探索出满足学生终生发展要求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2)友善用脑是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神经生物学、心理学科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教(学)会学习为理念,强调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互动、积极学习的新方法和理念。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有效学习的学习方式。

研究目标与

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1)运用友善用脑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2)运用友善用脑的学习方法引导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转变学生学习观念。

研究内容:

(1)学习了解友善用脑的教学方法。

(2)调整课堂教学活动和方法。①创设友善和谐的教学环境;② 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与参与性;③利用“思维导图”和“艾滨浩斯遗忘曲线”指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和记忆。

(3)教给学生友善用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友善用脑”意识。能用友善用脑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课题创新

要点

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着力使用音乐、运动、思维

导图、冥想、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记忆等教学手段和策略, 以学生轻松、愉悦、高效地学会学习为目标。

研究过程与方法

课题研究过程:

(1)申报阶段(2008年5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准备阶段(2008年6月-9月):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文献研究,进行相

关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

(3)实施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8月):制定对策,并付诸实践。先进

行班级研究,总结经验,然后推广全校。同时,撰写可以研究相关论文。

(4)总结阶段:(2009年9月-10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

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课题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分析法。

(2)实验研究法。

(3)文献研究法。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1.研究者是一直奋战在一线的中学高级教师,教龄16年,有着足够的时

间和空间观察学生,与学生交流,深入实施课题研究。

2.研究者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比较强,经常尝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有相

当多的实践经验,并经常反思,每年都有案例或论文获奖。

3.预期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报告一份;相关论文一篇。

所在学校意见

 

 

区教育局教育学会审批意见

 

 

 

“友善用脑,有效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实施方案

南京市天景山中学  汤福生

课题界定:

(1)友善:朋友之间亲近和睦。

(2)脑:是机体的主宰,是机体各器官、各组织的最高指挥官。

(3)友善用脑:友善用脑是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应用最新的神经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与她一生的教育实践相结合,总结和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它是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神经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教(学)会学习为理念的,强调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积极学习的新方法。它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改,为教师由“主导型”向“指型导”转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友善用脑的理论和方法,让教师获得课堂教学的成功、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

(4)有效: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

(5)有效学习:学习有效果,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6)友善用脑,有效学习就是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着力使用音乐、运动、思维导图、冥想、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记忆等教学手段和策略,以学生轻松、愉悦、高效地学会学习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大脑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课题理论依据:

   (1)现代脑科学。脑科学,狭义的讲就是神经科学,是为了了解神经系统内分子水平、

细胞水平、细胞间的变化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在中枢功能控制系统内的整合作用而进行的研究。(美国神经科学学会)广义的定义是研究脑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还包括认知神经科学等。

(2)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位学生都有多项不同的智能,且不同的智能强弱各有不同,因此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潜力,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

(3)现代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认为,不同类型的学习目标要求用不同的方法教学;新的教育目标要求改变学习机会。学习环境设计与很多问题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学习迁移、能力表现等。

 (4)现代教育模式理论认为,一种好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能够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有趣的教学环境,使教与学始终处于“活化”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强化知识信息的相互传递。

课题研究的背景:

(1)几个教学现象的思考。其一是厌学:学生厌学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好学生乃至学习尖子生中存在厌学心理的现象正呈上升趋势,有的十分严重。他们一见到书本、习题、试卷就心烦,甚至一说起与学习有关的话题也心烦。这种厌学心理严重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其二是学不得法:有许多学生学习上非常努力和勤奋,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学习成绩很不理想;其三是教师抱怨学生“怎么说也听不懂,怎么教也学不会”;学生抱怨教师“过于严厉,负担过重”,使教育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走进了“加课”“补课”的怪圈。

   (2)有效的教学和学习的需要。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国与国之间竞争所依赖的却是人的智力,也就是说,是靠大脑。难怪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大声疾呼:21世纪是一个大脑的世纪,因为大脑品质的提高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素质的改善。能不能提高个人的素质,就看你的大脑开发得怎么样了。就个人来说,认识大脑,保护和开发大脑的潜能,让大脑充分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事业成败以至于人生幸福。

开发脑力的各种训练研究与实践,已成了当今脑科学与教育研究的热点。

课题研究的意义:

(1)脑科学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将脑科学与教育紧密结合,进行面向教育理论和实际的应用研究。探索出满足学生终生发展要求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2)友善用脑是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神经生物学、心理学科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教(学)会学习为理念,强调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互动、积极学习的新方法和理念。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有效学习的学习方式。

研究目标:

(1)运用友善用脑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2)运用友善用脑的学习方法引导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转变学生学习观念。

研究内容:

(1)学习了解友善用脑的教学方法。学习运用友善用脑倡导的多感官教学,采纳音乐教学法、冥想记忆法、思维导图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2)调整课堂教学活动和方法。教师要学会用脑科学理论总结新教学方法,逐渐形成素质教育的新方法学体系。①创设友善和谐的教学环境。依据友善用脑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清晰的、有规律的、令他们感到愉快的学习环境,在友善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 ② 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与参与性。如用音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画思维导图增强记忆、做健脑操缓解人的压力、用冥想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整理和存储信息、利用多感官满足各种学习风格学生的要求等,这些方法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能够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③利用“思维导图”和“艾滨浩斯遗忘曲线”指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和记忆。

(3)教给学生友善用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友善用脑”意识。能用友善用脑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①愿学: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有强烈、持久、稳定的学习动机,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②乐学:视学习为一种精神需要,感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生活,有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学得轻松、愉快;③会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多种学习方法,并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理解材料,能广泛地收集各种学习材料;④善学: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正确选择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调控,积极地进行独立、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友善用脑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等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应用。我国参与此课题研究的实验校已经有50余所。在历时两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很具有操作性的研究成果:确立了“创设场景,诱发思考,引导结论”的课堂教学原则;总结归纳了《友善用脑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提出了学生、教师、家长互动的措施和方法;制定了《友善用脑课堂评价保准(草案)》;编辑出版了《友善用脑提高学习成绩》音乐磁带。

课题研究过程:

(1)申报阶段(2008年5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准备阶段(2008年6月-9月):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文献研究,进行相

关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

(3)实施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8月):制定对策,并付诸实践。先进

行班级研究,总结经验,然后推广全校。同时,撰写可以研究相关论文。

(4)总结阶段:(2009年9月-10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

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课题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分析法。通过随机抽取6个班级的200名学生,从学生的学习情

况、家庭背景、教育经历、性格特征、思维类型、知觉倾向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2)实验研究法。通过对不同班级学生进行实验对比,制定措施,在课堂

上运用,观察效果,并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探索规律。

(3)文献研究法。通过《脑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文献的研究,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1.研究者是一直奋战在一线的中学高级教师,教龄16年,有着足够的时

间和空间观察学生,与学生交流,深入实施课题研究。

2.研究者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比较强,经常尝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有相

当多的实践经验,并经常反思,每年都有案例或论文获奖。

3.预期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报告一份;相关论文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