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纵横>>科研之窗>>个人课题>>阅览文章

以历史教学的各环节为载体培养学生学习力的研究----朱鸣

发表日期:2008/9/17 13:16:33 作者:无 有968位读者读过

江宁区2008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姓    名

朱鸣

所在学校

南京市天景山中学

研究领域

课堂教学

性    别

职    称

中学二级

学    科

历史

文化程度

本科

职    务

教研组长、教务干事

电    话

课题名称

以历史教学的各环节为载体培养学生学习力的研究

课题界定与

理论依据

学习力就是一个人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的总和,用式子表示为:学习力=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中学生学习力是很有潜力可挖的。中学生学习力是他们在学习实践中,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自我反思、控制、调节、总结过程中生成的,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力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抓住教育契机和历史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个性化地科学引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及时反思、监控、总结和调节。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课题研究的意义:

我校在校初中生1000多人,多数学生来自周边拆迁的城乡结合部,在学习中逐步陷入无法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到不自觉放弃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的怪圈之中,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历史的精神和能力。故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目标

研究内容

 

 

 

 

 

 

课题创新

要点

 

研究目标:

①学习动力培养目标 

明确学生学习历史的目标,通过课堂上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能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增加学生文化积淀。

②学习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一年的研究,学生能掌握多种历史学习的方法,如阅读力、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史实的能力,切实领悟“读史使人明智”。

③学习毅力培养目标

树立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精神,重新认识历史学习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毅力,学到更好有价值的历史知识。

研究内容:

     ①课堂教学

②课后作业

③课后预习与复习

④考试

⑤激励与评价

 

创新之处:

当今国际范围内在这方面研究与实践的主要是企业,学校明确提出研究学习力生成教育的甚为少见。本课题研究与企业研究的区别在于研究背景和对象不同,我们研究是处在学历时代的中学生历史学习力的如何培养问题,企业研究的则是处在非学历时代的成人学习力的生成教育问题。由此,二者在研究目标和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上也必然各有不同。

总之,本课题研究试图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新,形成独特的个性,构建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学生历史学习力培养的目标和操作样式。

研究过程

与方法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6月—2008年9月)  成立课题组,明确研究目标和任务,完成课题实施方案、研究方法,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3月) 通过问卷调查、家访了解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按照课程实施方案进行实验和探究。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9年4月—2009年6月) 整理资料,查漏补缺,完成课题结题报告和成果展示。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资料比较分析法、历史课堂竞赛法、建立课余历史兴趣小组。

课题研究

的条件及

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的条件:

①人员条件:本课题研究在组织力量上强调自力更生,同时可寻求外部的智力支持。

②时间条件: 与日常工作结合,把课题研究的任务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③机制条件:学校现代化的设施先进,有书籍、报刊齐全的图书馆,教学和科研条件优越。

预期成果:

①确立研究课题及课题实施方案。

②收集汇编实施研究案例。

③完成所需的研究报告及结题研究报告。

所在学校

意见

 

区教育局

教育学会

审批意见

 

 

 

 

以历史教学的各环节为载体培养学生学习力的研究

南京市天景山中学  朱鸣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首先,是逐步适应社会、科技迅速发展的需要。当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总量的翻番周期愈来愈短,从过去的100年、50年、20年缩短到5年、3年。据统计,人类已有知识到20世纪末只占当时知识总量的5%。这表明,历史绵延很久的“一次性学习时代”已告终结,学历教育已被终身教育取代。同时,人类发展至今,大脑愈来愈发达,一个人脑细胞总量已超过150亿,而人穷其一生只能用其百分之几。人脑的巨大容量为每个人都可能吸收、消化、储存数以亿计的知识信息量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因此,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摄取知识、创造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即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以便使学生学到更多的有用的历史知识,成为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其次,是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师生更高要求的需要。新课程改革针对以往课程设置中的缺陷与不足,借鉴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重视知识结构的学习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倡导从发现中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个性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等等。这些主张对于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学生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等的培养无疑是有极大价值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对教师积极性的调动,对学生的尊重都是空前的。课程改革既要适当借鉴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思想方法,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指导地位,使人们辩证地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实质、要求和指导思想,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的培养质量。

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新课程实现了课程功能的转变、密切了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在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成为教师发展的平台。

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等要素。用式子表示为:学习力=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学习力是软生产力,是创新和创造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源动力。提升竞争力,关键是要发掘学习的潜能,把这种潜能当作一种稀缺资源进行整合,从而提升一个组织乃至一个民族的学习力。提升学习力的首要切入点,是要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来唤醒个体沉睡中的学习意识,并大力培植团队学习意识,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从而重塑学习主体,建立一种崭新的学习理念平台。这个理念平台的构件主要包括:“终身学习”,“处处学习” 、“时时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团队学习”,“学习的资源意识”,“研究式学习”,“反思式学习”等理念。师生的发展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带动学校整体推进,快速发展。中学生学习力是很有潜力可挖的。中学生学习力是他们在学习实践中,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自我反思、控制、调节、总结过程中生成的,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力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抓住教育契机和历史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个性化地科学引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及时反思、监控、总结和调节。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我校在校初中生1000多人,多数学生来自周边拆迁的城乡结合部,在学习中逐步陷入无法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到不自觉放弃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的怪圈之中,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历史的精神和能力。故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培养学生有了充分的学习动力,就能主动与教师配合,更好地与教师互动,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其次,培养学生有了更强的学习能力,就能自行解决历史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

再次,培养学生有了坚强的学习毅力,就能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心就能学习到新的历史知识。

四、课题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课题研究目标

1.学习动力培养目标 

明确学生学习历史的目标,通过课堂上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能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增加学生文化积淀。

2.学习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一年的研究,学生能掌握多种历史学习的方法,如阅读力、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史实的能力,切实领悟“读史使人明智”。

3.学习毅力培养目标

树立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精神,重新认识历史学习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毅力,学到更好有价值的历史知识。

(二)课题研究内容

1.课堂教学

我们在上课时,要指导学生抓住要点来听,只要逐渐养成这样的习惯,就会提高听课的效率,听课的兴趣。为此,在备课时,我们要准备充分,讲授时,要深入浅出,每堂课做到集中消化每一个重点知识。此外,上课时,要创造问题情景,通过层层设问,逼使学生边听边思考,同时,布置课内的练习,让学生动手动脑,及时消化所学的知识。总之,就是要设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2.课后作业

很多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老师一布置作业,他们马上就开始做了,因为不做作业,会被老师责怪,所以这一点,学生很重视。这样,常常会有学生因为选择题稍微那点,材料题稍微多一点就不肯做或去抄别人的作业。实际上,好多题很简单,书上都有答案,学生就是不去看书,不去复习,只要完成作业就好了,懂不懂就无所谓。经常如此,导致学习上困难重重,甚至完全放弃。为此,我们就要设法让学生养成先复习后做作业的习惯。例:我们可以在每堂课的新授课后,规定时间让学生先复习本堂课的内容,然后提问题;也可以课后布置复习任务,等下一堂课提问题,再根据回答的情况加平时分。交作业的时间,写作业的一些规范和要求,我们都要具体落实好。做作业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目的是通过解题,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学习的目的是掌握知识,而不是做作业。

3.课后预习与复习

很多学生不会自己复习。一个单元结束后或期中(末)考试前,几乎没有学生会去系统复习一下所学的知识,就是想要老师给他们复习。显然,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没有发挥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他们往往学得不全面、不深入、不灵活、不能把知识内化与系统化。为此,我们将通过有效的手段与方法,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例:我们可以通过出一张完全是知识点的试卷,让学生通过自已复习来完成,目的是促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知识。总之,我们将寻求各种促使学生自主复习的方法,以致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及提高自觉学习的能力。

4.考试

我校学生比较懒,缺乏竞争意识,缺乏自信性。如果我们改变一下考试的方法与制度,就会对他们的现状有所改观。例:我们可以实行分层考试,先出A、B、C三套试卷,其中A卷最容易,都是一些基础知识;B卷稍难,有一些灵活题和转弯题;C卷最难,不仅有A卷B卷中的题,而且还有综合性材料分析与问答题。考试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试卷,但评分标准不一样,考A卷的考多少分得多少分,考B卷的可以奖学分,考C卷的奖励幅度比B卷的大一点。这样,就是一种分层教学法,可以奖勤罚懒,增加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及自信性。

5.激励与评价

万事开头难,在良好习惯形成阶段,难免有挫折有反复,为了巩固成果,我们的老师必须及时表扬在学习中不怕困难,主动学习,有进步,有创新的学生。同时,定时举办一些历史只是竞赛活动。竞赛的内容可以是书中的重点知识,也可以做一些能力题、课外知识题。目的是让学生重视历史基础,增加学习历史的趣味性。凡是竞赛中获奖的,我们可以给予物质奖励或学分奖励。这样可以进一步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课题创新之处

当今国际范围内在这方面研究与实践的主要是企业,学校明确提出研究学习力生成教育的甚为少见。本课题研究与企业研究的区别在于研究背景和对象不同,我们研究是处在学历时代的中学生历史学习力的如何培养问题,企业研究的则是处在非学历时代的成人学习力的生成教育问题。由此,二者在研究目标和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上也必然各有不同。

总之,本课题研究试图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新,形成独特的个性,构建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学生历史学习力培养的目标和操作样式。

六、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6月—2008年9月)  成立课题组,明确研究目标和任务,完成课题实施方案、研究方法,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3月) 通过问卷调查、家访了解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按照课程实施方案进行实验和探究。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9年4月—2009年6月) 整理资料,查漏补缺,完成课题结题报告和成果展示。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资料比较分析法、历史课堂竞赛法、建立课余历史兴趣小组。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条件

①人员条件:本课题研究在组织力量上强调自力更生,同时可寻求外部的智力支持。

②时间条件: 与日常工作结合,把课题研究的任务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③机制条件:学校现代化的设施先进,有书籍、报刊齐全的图书馆,教学和科研条件优越。

(二)预期成果

①确立研究课题及课题实施方案。

②收集汇编实施研究案例。

③完成所需的研究报告及结题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