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友善用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实证研究----李宏根
发表日期:2008/9/17 13:13:15 作者:无 有1366位读者读过
江宁区2008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姓 名 |
李宏根 |
所在学校 |
南京市天景山中学 |
研究领域 |
课堂教学 | |
性 别 |
男 |
职 称 |
中学高级 |
学 科 |
物理 | |
文化程度 |
本科 |
职 务 |
德育主任 教科室主任 |
电 话 |
||
课题名称 |
实施友善用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实证研究 | |||||
课题界定与 理论依据 |
课题界定: 友善:朋友之间亲近和睦,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用脑:以脑科学为依据,科学开发、利用、保护人的大脑。 友善用脑:是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神经学、心理学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教(学)会学习为理念,强调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积极学习的新的理念和方法。友善用脑强调“所有的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如果学生不能适应我的教学方法,那就让我教会他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学习。” 友善用脑提倡“欣赏和充分利用每个学生大脑的特点,研究和把握每个学生独特的学习方式”,让教师获得课堂教学的成功、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 学习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学习效果,它与学习者的求知欲望、所采用的学习方法、身体健康或舒适情况、智力因素及周围环境等有关,另外还与学习对象所具有的吸引力大小有关。 实施友善用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就是将“友善”的态度、方式和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科学开发、使用、保护人的大脑,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轻轻松松地学习,使师与生、教与学都能实现由内而外、由表及里的“双赢”,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理论依据: “实施友善用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依据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的《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以关注学生会学为理念,强调科学开发、使用、保护人的大脑,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新方法。它符合新课程目标的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新课改教学过程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利用多感官教学,可以创设快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与参与,满足各种学习风格的学生需要,使他们轻松学习,效率提高。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研究背景: 1.在我国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一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造成了负面的教学效果,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甚至发生师生冲突,学生被动学习,学习方法欠佳,学习效率低。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改变不利的现状,让所有人的一生都能快乐地学习。 2.近几年,友善用脑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中国等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应用。友善用脑学习的主要模式是: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上,通过自我领悟、小组交流和多样的活动达到了成功学习的目的。在这里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动脑子想办法创设学习的场景,把握学生听讲的注意力,开发学生大脑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更快地掌握学习的方法。
研究意义: 友善用脑是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神经生物学、心理学科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教(学)会学习为理念,强调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互动、积极学习的新方法和理念。它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切实的思路,为落实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工作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必将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 |||||
研究目标与 研究内容 |
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更新教师教学理念,运用友善用脑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挖掘出孩子的智力潜能,使每位学生都成为积极热情的学习者,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2.通过研究,转变学生学习观念,运用友善用脑的学习方法引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孩子乐学、会学,提高学习效率。
研究内容: 1.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友善用脑教学流程”的研究 2.多感官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率产生积极作用的研究 3,鼓励性评价对学习效率产生积极作用的研究 | |||||
课题创新 要点 |
友善用脑的相关课题,目前在国内研究不多,是我区新开发研究的课题。是以脑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新方法,为推进素质教育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 |||||
研究过程与方法 |
研究过程: 1.学习阶段:(2008年5月) 进行关于友善用脑知识和新课程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为今后的课题研究分析与研究奠定基础。 2.准备阶段:(2008年6月—2008年8月) 进行文献研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 3.实施研究阶段:(2008年9月—2009年5月) 选取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背景材料,了解其过去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开展班级实验性研究,定期汇总研究情况,并根据分析情况制定下一步主要研究方向。 4、总结成果阶段:(2009年6月)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3)文献研究法。(2)实验研究法。(4)行动研究法。 | |||||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
研究条件: 1.本人是中学高级教师,从事中学一线教学工作18年,善于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对学生情况了解的全面深入,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深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2.本人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比较强,对教学工作经常反思学习,对本课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争取校领导和同事对本课题支持和帮助。 预期成果: 调查报告、友善用脑教学案例、撰写研究成果报告和相关论文 | |||||
所在学校意见 |
| |||||
区教育局教育学会审批意见 |
| |||||
实施友善用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实证研究方案
南京市天景山中学 李宏根
一、课题界定和理论依据
课题界定:
友善:朋友之间亲近和睦,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用脑:以脑科学为依据,科学开发、利用、保护人的大脑。
友善用脑:是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神经学、心理学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教(学)会学习为理念,强调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积极学习的新的理念和方法。友善用脑强调“所有的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如果学生不能适应我的教学方法,那就让我教会他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学习。” 友善用脑提倡“欣赏和充分利用每个学生大脑的特点,研究和把握每个学生独特的学习方式”,让教师获得课堂教学的成功、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
学习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学习效果,它与学习者的求知欲望、所采用的学习方法、身体健康或舒适情况、智力因素及周围环境等有关,另外还与学习对象所具有的吸引力大小有关。
实施友善用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就是将“友善”的态度、方式和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科学开发、使用、保护人的大脑,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轻轻松松地学习,使师与生、教与学都能实现由内而外、由表及里的“双赢”,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理论依据:
“实施友善用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依据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的《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以关注学生会学为理念,强调科学开发、使用、保护人的大脑,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新方法。它符合新课程目标的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新课改教学过程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利用多感官教学,可以创设快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与参与,满足各种学习风格的学生需要,使他们轻松学习,效率提高。
二、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
1.在我国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一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造成了负面的教学效果,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甚至发生师生冲突,学生被动学习,学习方法欠佳,学习效率低。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改变不利的现状,让所有人的一生都能快乐地学习。
2.近几年,友善用脑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中国等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应用。友善用脑学习的主要模式是: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上,通过自我领悟、小组交流和多样的活动达到了成功学习的目的。在这里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动脑子想办法创设学习的场景,把握学生听讲的注意力,开发学生大脑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更快地掌握学习的方法。
研究意义:
友善用脑是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神经生物学、心理学科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教(学)会学习为理念,强调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互动、积极学习的新方法和理念。它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切实的思路,为落实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工作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必将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三、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更新教师教学理念,运用友善用脑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挖掘出孩子的智力潜能,使每位学生都成为积极热情的学习者,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2.通过研究,转变学生学习观念,运用友善用脑的学习方法引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孩子乐学、会学,提高学习效率。
研究内容:
1.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友善用脑教学流程”的研究
2.多感官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率产生积极作用的研究
3,鼓励性评价对学习效率产生积极作用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研究过程:
1.学习阶段:(2008年5月)
进行关于友善用脑知识和新课程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为今后的课题研究分析与研究奠定基础。
2.准备阶段:(2008年6月—2008年8月)
进行文献研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
3.实施研究阶段:(2008年9月—2009年5月)
选取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背景材料,了解其过去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开展班级实验性研究,定期汇总研究情况,并根据分析情况制定下一步主要研究方向。
4、总结成果阶段:(2009年6月)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2)文献研究法。(3)实验研究法。(4)行动研究法。
五、课题研究条件及预期成果
研究条件:
1.本人是中学高级教师,从事中学一线教学工作18年,善于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对学生情况了解的全面深入,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深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2.本人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比较强,对教学工作经常反思学习,对本课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争取校领导和同事对本课题支持和帮助。
预期成果:
调查报告、友善用脑教学案例、撰写研究成果报告和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