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011年秋游
发表日期:2011/10/21 9:21:34 作者:无 有1309位读者读过
记2011年秋游
九(7)班 赵迪宙
又是一年的秋游,比往年都早了些。在10月14日我校三个年级便组织进行了秋季外出实践活动。这是一次党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烙印的旅行。
由于今年10月10日是世界闻名的辛亥革命的100周年,故,作为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孙文,孙中山先生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的凭吊。我校响应党的号召,区教育局的领导,将本次的秋游地点定在了雨花台与中山陵。
10月14上午7:20点。全校人员悉数到校,等待巴士的驶来。
约为8:00,我校带队老师与学生上车,前往目的地。在这段等待的过程中,班主任章利霞老师为我们班播放我班班歌——《爱,因为在心中》,并推荐几位同学领唱,班级气氛之和谐无可言表。在快乐、祥和的气氛中,王雁主任在广播中宣告本次秋游注意事项与具体内容,并重复游玩地点,要求各班级以班级为单位有序参观、游玩。之后,体委整队带领本班同学随班主任与我班化学老师——王梦辉老师上载巴士。
首先,我们抵达了雨花台。一下车,引入眼帘的便是一口由千百朵花簇拥成的时钟与屹于爬梯最高处的一角古亭,周围的鲜花、绿树更与庄严的雨花台纪念馆大门形成一片谐和的风景。进入纪念馆,仿佛历史的画卷又重新浮现于我们的眼前:生动逼真的假人场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尤其于每位烈士不老的雕塑容颜真实展现给我们,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党与各位人民在过去一段艰苦、峥嵘的岁月里所付出的,所给予的无法想像的一切。甚至于我看见一位烈士的一生仅24岁,他本可以在家耕田,不问世事,度过自己平凡可又可悲的一生,但他选择为国而奋斗,为国之兴亡而不懈努力,这种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情怀值得我们当代青少年去学习,去借鉴。
随后,大约30分钟车程,我们到达了中山陵。进入中山陵,首先感到的是满山的百年大树所带来的一种清新与鸟儿在枝头唧唧喳喳传递的一种活力和生机。我们跟随队伍慢慢向山顶爬去。走过几条芬芳的大道,我们看到了那几百级的台阶,那代表了一个国家灵魂的岁月。我们没有多想什么,二话不说,整个队伍一齐走过了百级台阶,走到了山顶。那山顶上还用花摆成了“辛亥革命1911——2011”的字样。从山上一览而下,整座山尽收眼底。我想造陵人想必是让孙中山先生在这儿可以看得更远,可以看到旭日的东升,可以预示到中国美好的未来。
我们稍作休息,抿了一口水,便进入类似与大殿的祭堂,进行对孙老先生的追忆,即谒陵。同学们敬重且缓慢地绕这中间庞大的孙中山先生的雕塑进行吊念,我想这感情只有每个属于中国的华夏子女才会懂得吧。
随后,我们来到中山游乐园进行娱乐与放松。我们分别游玩了旋转木马、迷宫、咖啡杯、索道等一系列游乐项目。在过程,同学们很享受,很尽兴。特别是在桥上娱乐项目,同学们这玩完跑到另个项目接着玩,虽然说仍有多位同学在娱乐过程中不幸落水,但带给他们的,更多的是欢乐与喜悦。
游乐园的游玩结束,意味着本次秋游的背影已逐渐拉长。
在回车途中,我班一些同学仍旧沉浸在秋游带给他们的喜悦之中。我班万雪、王秋萍、韩治强、史志豪等同学在车上一齐唱起他们熟悉的歌曲,使整个车厢内都洋溢着一种属于孩子的,属于少年的快乐与感动。
我们初中生涯的最后一次秋游已经离我们而去,但它留下的幸福与党对我们未来的期待不会消逝,它会像我们的影子,印下深刻的回忆,不容淡忘。
直到永远。
2011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