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纵横>>阅览文章

区德育会议交流发言材料

发表日期:2010/3/31 17:17:36 作者:无 有771位读者读过

扬美崇善,成就学生

——南京市天景山中学德育工作初探

 

我校成立于2006年9月,是伴随着江宁科学园区的开发,建立起来的一所硬件实施现代化的区管初级中学。学生主要是农村拆迁户子女和外来打工人员子女。由于地处东山镇,紧邻东外、竹山、上元等几所名校,每年招生我校学区内都有大量优质生源流失;又由于学生刚刚由农村走向城市,在各方面处于兴奋期、转型期;再加上拆迁赔偿,很多家庭一下子变得富有,导致从父母到子女的进取意识陡然减弱;同时学校又位于农民复建小区中央,学生居住相对集中,容易“窜联”,又紧邻小商品城,人群集散量大,环境复杂,学生容易受到来自各方形形色色人和事的影响,极易沾染不良习气,诱发不良行为。这些在客观上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惑和压力。

面对现状,我们没有抱怨,而是积极寻求突破口。2007年,学校针对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初中学生都有获得成功愿望和可能的特点,经过认真思考和调研,确立了学校的“一训三风”,明确以“扬美崇善”为路径,全面实施“成功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新思路。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学校引导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闪光点、进步点和特长,实施鼓励性评价,让鼓励性评价与教育教学并行;引导每位学生要不断追求属于自己的进步和成功,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做得比昨天好,明天做得比今天好,一天更比一天好!最终让每位天景山中学的学生在学校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为此,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扬美崇善,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从而争取更大的成功。

一、扬美之行

法国著名雕塑大师罗丹曾经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我们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美就在我们身边。任何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长处,更何况是成长中的学生。美及时被发现、展示和肯定,它所产生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群体知美、崇美、尚美,那这个群体将变得更加和谐而富有生命力。为此,学校努力创设全域性的机会,为学生展示美提供广阔的舞台。并通过电话、致家长一封信、家校通、家长会等形式,及时向家长通报子女在学校的“美”的表现,让家长更加悦纳、欣赏自己的孩子,以激发孩子更多的扬美之行。

1.扬个性之美:主要展现学生个人能力、才艺和特长。

(1)通过班级展示墙、学校橱窗、墙壁和校园网等,展示学生的才艺。

(2)通过举办校园“吉尼斯”、艺术周等活动,展示学生体育、音乐、书法、美术等特长。

(3)通过开展科技创新大赛、读书、征文比赛等,展示学生的知识、能力特长。

2.扬共性之美:把有共同爱好的同学组织起来,成立兴趣小组,参加演出、比赛等活动,使他们在团队智慧和精神的影响下改变自己,充实自己,发展自己。

(1)组织校篮球队(相对比较调皮的学生),通过开展训练、参加比赛,他们的篮球技能在不断提高,获区三人制篮球赛第四名的同时,他们的行为表现也正不断进步。

(2)把爱好写作的同学组织起来,成立小记者队伍。上学期他们共创作136篇,发布报导在校园网上有129篇,他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身边的美,用自己的笔去传递身边的美。收到了非常好的舆论效果。

(3)让爱好书法的老师组织书法班,让学生在学写毛笔字的过程中,修心养性,提高审美能力;

(4)成立国旗班,用国旗班的荣耀升华规范的美,纪律的美。

(5)成立体操啦啦队,展现学生运动的活力美。

(6)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立足校园,走向社会,展示奉献之美。

3.扬集体之美:切合江宁区教育局班集体建设年的要求,我校大力加强班集体建设,开展了红旗班级的评比和特色班级的创建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班集体的建设中,感受集体的力量。

(1)开展班级文化评比,突出班级文化育人。

(2)开发班级网站,成立第二育人课堂。

(3)坚持月红旗班级评比,彰显特色班级之美。

二、崇善之举

善的语言、善的举止,如果能及时被发现、肯定和宣传,它能让人感到愉悦的同时,会激发人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崇善、行善。针对我校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学校全面开展了学生文明行为大讨论,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把对学生的行为要求,分为三大类:即禁止性要求、规范性要求、先进性要求。为了有效地改变学生身上存在的许多不良行为,我校从低起点出发,强调学生只要没有做禁止性要求,就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做了规范性和先进性要求,就给予大力宣传和表彰。旨在引导学生明确不做不该做的事情和做该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行为,都是善举。为了端正校风,学校开展了以下崇善活动:

1.开展善行周记。学校把对学生的最基本行为要求设计成善行记录本,要求学生每天认真对照,如实记录和评价自己的言行;每周进行一次反思,并交给老师和家长,要求老师和家长在鼓励性评价的基础上,给出适当的建议,再反馈给学生;同时各班班委干部负责收集并记录本班的学生的各种善行。

2.评选善行之星。班级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记录和班委的评价记录,结合其进步性,每周评选出班级的善行周星,在给予班级表扬的同时,选择突出典型上报年级组,年级组每月组织开展善行月星的评选并上报学校,学校予以大会表彰。善行之星通过书写善行感言,进一步扩大其影响。

3.展示善行事迹。学校利用各种途径,把善行之星的善行事迹在校园网、班级宣传栏、年级橱窗上进行全面展示。

这些举措较好地激发和带动了更多的学生在主动做好自己的份内事的同时,能积极为他人、班级、学校、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善事,也有效地杜绝了学生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较大地促进作用。

三、成功体验

1.让每个学生在发展分评价机制中体验成功

在学业上我校实行鼓励性学生评价制度,建立学业发展分评价机制。通过比值计算,对自己和自己比考试有进步的学生及时给予表彰和鼓励,这一做法改变了长期存在的以名次评价学生而使大多数学生产生“失败感”,有利于激起每一位学生自己与自己比的目标意识和成就动机,切实改变了学生的内部心理状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每学期有800多人次因学业进步而被表彰,这其中包括很多因成绩不及他人而从未受过任何表彰的学生,看到他们领奖时激动和幸福的脸,以及领奖后更好的学习行为表现,使我们感受到相对评价、发展评价对学生是多么重要。此举特别受到了学困生家长的高度肯定,他们看到自己孩子获奖后的开心和学习劲头的增长,纷纷通过电话等各种方式表达对学校感谢。

2.让学生在参与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感受成功

我校积极重视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尤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语文、英语、物理、政治等学科拓展学科知识和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分别创办了学生作品刊物:《一语》、《ENGLISH  SKY》、《支点》、《知行》,并在校内印刷发行,把数百名学生作品变成铅印文字,被公开展示和学习,有效激发了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校对非中考学科非常重视,要求每门非中考学科的都要有阶段性成果,并通过学生的作品、表演、活动来展示:音乐的文艺汇演、体育的运动会、美术的兴趣小组、劳技的盆景培育和烹饪、信息的电子报、综合实践活动的手工制作等等,让学生在参与学科课程建设中,体验成功,提高素质,增强能力。

 我校建校时间不长,生源状况不是很好,教师之间需要进一步磨合的情况下,由于我们坚持以德为先,扬美崇善,实施成功教育,较好地促进了学校和学生的发展。三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合格学校”、“南京市绿色学校”、“南京市无烟学校”、“南京市百家优美校园”、 “南京市平安校园”、“南京市常规管理合格学校”、“南京市合格心理咨询室”,08年获的区教育局教学质量进步奖和办学效能评估一等奖等;江宁区模范职工之家、江宁区“依法治校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在市区组织的各项比赛活动中,我校学生参与率高,获奖人数多,上年度学生有上百人次在区以上活动中获奖;学生中无违法犯罪、无严重违纪、无安全事故,被评为法制、安全先进学校……学校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附:扬美崇善 成就学生.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