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纵横>>阅览文章
课改之我见—— 读《冲突与和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论》有感
发表日期:2010/6/9 7:30:57 作者:无 有800位读者读过
课改之我见
—— 读《冲突与和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论》有感
南京市天景山中学 赵昕
最近,有幸阅读了谷力老师的《冲突与和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论》。本书诠释了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本质和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诠释了课改的冲突与和谐观,并对我市课改三十年来实践进行了反思。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感觉到压力也越来越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课属于基础文化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
通过课改的教学实践,本人也有些小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多媒体技术把知识内容从抽象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形象,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一、枯燥的知识传递方法。通过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技术,让知识作用于学生的视听的感知器官,调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诱导学生自觉地开展想象力。
1.兴趣入门,自觉学习。
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意。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喜欢画画的小学生,他们就愿意上美术课;喜欢唱歌的,就愿意上音乐课。并且,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就越大,效果就越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我放手让爱画画的学生制作自己的卡通画,让爱唱歌的同学编辑自己的小歌曲,让爱写作的同学在电脑上编辑自己的小文章......一切从兴趣入手,激发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也就不再感觉困难。
2.创设情景,积极学习。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的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情景中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又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3.学科整合,促进学习。
信息技术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说“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利用它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技能。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具有文化性、应用性、发展性等特点。时代不断进步,世界呼唤计算机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大多数是计算机的操作,主要是一些应用软件的使用,计算机既是他们的学习对象又是学习工具;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新软件推出的惊人的速度等,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而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教师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不需面面俱到,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
三、鼓励创新,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信息素养。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信息技术就是要鼓励学生创新,要做到与众不同,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信息技术中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有许许多多,如“画图”中的自由创作、“Word、PowerPoint、FLASH”中的电子作品创作……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创新的范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切记千万别要求统一,在评价时也要灵活多样,注重能力方面的评价。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除了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一定还要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尤其在英特网发展迅速的今天,更加要注意进行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教育。要教育学生计算机是学习对象,也是学习工具,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种高档的游戏机。教育学生要使用正版软件,从小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教育学生要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不能仰慕电脑“黑客”;教育学生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不浏览不良信息,不进网吧,不沉溺于虚拟空间等。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日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总之,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要灵活多样,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活泼实用,要打好基础,引导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真正能够具备驾驭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