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纵横>>阅览文章

一流教学质量的背后

发表日期:2011/3/18 15:49:32 作者:无 有831位读者读过

一流教学质量的背后

 挂职手记(五)

    我们所挂职的建平西校是一所具有一流教学质量的学校,除了大家所认为的家长重视、教师敬业、管理精细之外,学校针对教学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能一直坚持,有的一做就是十几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周周练”。对于考试学科学校注重及时练习、及时反馈、及时提优补差。在预备、初一年级采取的是 “双周练”,在初二、初三年级采取的是“周周练”(周五下午进行,教师利用休息日批改,周一评讲)。这种方式注重的是练后“一百分”,对消除学生学习中累积性误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周周练”不仅使该校学生受益,而且也锻炼了教师的出题能力,由于它的质量高而出版发行也使其它学校学生从中获益。每学期开学初,他们就把一学期详细的“周周练”安排好了(包括科目、时间、出题人等),这一做法坚持了12年。超前设计、精心准备,既提高了训练的有效性,同时又控制了总量,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生负担过重原因之一就是学科作业和训练计划性不强,随意性大)。   

    “与中考同行”。每年中考的几天,在建平西校的教室里,一群特殊的考生——教师正在答题,他们的试卷就是当年的中考试题,他们的解答却要原版登载于当年的校刊上。这就是该校教师培训项目——“与中考同行”。这项活动并不以获取的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依据,其价值不仅在于促进教师紧跟中考学科思路,更在于获取一种体验,找回一种感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换位思考。这种培训,主要立足于人的心理素质体验,使教师对来自于考试的心理压力、焦虑有了亲身体会,加深了对学生感同身受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

     “微型课”。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自己的课堂时间,学校针对语数英设置了微型课。如:早上英语听力、中午语文片段写作欣赏点评、放学前数学作业点评等,十五分钟时间,教师可带着课题来,但练和讲充分交给学生,学生自己组织活动、组织学习,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同伴的引领、互助下,学生的学习劲头很高。

    “东方时空”。该校针对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以语文教改为突破口,以作文为重点,选择了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这是一个综合性电视杂志,它具有新闻性、形象性、通俗性、广泛性的特点,是一种含金量极高的教育资源。该校通过转录央视的“东方时空”,再经过筛选、剪辑,然后组织学生观看(同学们称为“精神早餐” ),观看时要求学生记下五个“w”,即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为什么。观后,由班主任、语文教师参与讨论,让学生写观后感或随笔。

    以《东方时空》作为抓手,该校坚持做了10多年。《东方时空》的收看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认识了解社会;三是学习知识,积累作文素材;四是孕育新意识,学习新思想、新观念;五是培养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有效引导学生不仅提高了写作技巧,更重要是学会了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放眼世界,写出的作文也真实大气。

    “学科周”。建平西校由最先的圣诞英语快乐周,发展到现在专门利用期末考试结束后寒假前的一周进行各科的学科周活动,学科周活动有体育、历史、地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根据学科和年级特点,进行了篮球比赛、诗歌创作、史地分级竞赛,英语演讲等活动,既具有学科性又具有趣味性、比赛性,学生积极性很高,都提前准备,涌跃报名参加。

    当然由于地区差异、学校差异,以上做法不可全盘照抄,但至少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