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纵横>>阅览文章
建平西校一周印象
发表日期:2011/3/13 21:25:40 作者:无 有846位读者读过
建平西校一周印象
挂职手记(三)
上海的轨道交通(地铁)四通八达,现已已形成一个由12条线构成轨道交通基本网络。我们每天从住宿地到挂职学习的建平西校,是先乘坐地铁4号线(环线)再转6号线。这里每个地铁入口处都设有安全检查设施,而且都有专人负责检查,让人感到上海的安全工作实实在在。中途我们一般在世纪大道站换线(有两站都可以换线),这是一个大站,乘客特别多,但却多而不乱。候车时人们会自动排队,上车时会按地面箭头的标志,中间下,两边上,让人感觉上海人的规则意识很强。总共四站半个小时的路程,感觉还是挺方便的。
我们挂职的上海市建平西校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现有三个校区——华城校区、大唐校区、乳山校区,有预备班、初一、初二、初三共四个年级段的学生(上海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是“5+4”),学校总部设在华城校区(我们的办公点在总部)。现有教职工 220多名,学生近3000名,共70个教学班。
建平西校充分利用了市重点中学优质的教育资源,秉承了建平中学(是一所高级中学) “ 合格 + 特长 ” 、 “ 规范 + 选择 ” 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以“追求积极的变化”为校训,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不断探索教育规律,以科研领路、管理见长、质量取胜,形成了“自信、自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忠诚、勤奋、敬业”的优良教风,“ 博学、严谨、思辨”的优良学风。目前是浦东新区最受老百姓欢迎的学校之一。挂职一周建平西校给我留下了三个初步印象:
眼中有人的环境设施。到学校报道的第一天,校长吴国林(第一印象:率性、精干)事务比较多,安排了办公室的钱老师的带领我们参观了校园。这里的校史室是开放式的,进入行政楼的一楼门厅,就可以看到学校获得的一块块铜牌、一座座奖杯以及一届届优秀学生的照片等。师生每天随时都可以看到,这既能激发人的自豪感,也能激发人的进取心;学校共有四栋楼,每栋楼有五层高,楼与楼之间都是相通的,每层都有比较开阔的休息和活动场地,很多地方都放置了舒适的藤桌椅,我看到放学后都有学生坐在那儿下棋或聊天谈心的,很惬意;还有几处小型的开放式的图书阅览室,没有门,也没有锁,两排桌凳,学生随时可以取一本书坐下来读。我觉得学校就应该是一个鼓励和培养读书的地方;校园内的地面、墙壁、卫生间都很洁净,一问得知这主要是由物业公司负责的,学校的后勤工作基本都是社会化,由政府花钱购买服务。这可以让学校有更多的精力研究教育教学;学校各处的墙壁上挂了很多字画,基本都是学生的作品,而且水准很高,感觉这里学生素质了得!在二楼一处的宣传栏里,我看到了贴满学生竞选大队委的自我宣传海报,充满了自信和个性,也诠释着“追求积极变化”的校训。走进教室,发现每班有30多名学生,都是单人独坐(短桌),互不影响;学生的桌面和桌肚很清爽、整洁,这得益于教室后面一排上锁的柜子,每人一个,是供学生个人用来放置暂时不用的书和物品的;我还发现教室的黑板是可以上下移动的,不论个子高矮上黑板写字都很方便。
校长的课堂领导力。吴校长这一周外出参加了三次会议,但他还是挤出时间让我们跟他听了两节初二数学课,吴校长是数学专业的,听完课他就亲自召集初二数学老师进行研讨,他办公室里放了一块可以移动的小黑板,针对老师上课存在的问题,他一边讲一边在小黑板上作图演示……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他还和我们探讨了数学课的听课评课标准,他认为评课标准很重要,它是一种手段,可以影响教师,但需要提炼,以便于老师理解把握。他认为数学课的最高标准应是精讲精练,现在不少老师存在的问题是只讲不练或只练不讲,但至于怎样讲、怎样练还需要细化。他阐述了数学课评课标准的五个核心词是:思想、方法、表达、熟练和创造。并归纳了文科的评课标准是“善进善出”,理科的评课标准是“做中学”,至于具体如何实施,他希望我们共同来探讨。下一周他将带我们重点听初三的课。
精简、高效的会议。周三我们列席建平西校的校务会。他们的校务会是一个决策性的会议,主要是副校级以上的领导参加,办公室主任做记录,三个校区共7人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主要研究了小学招生、初二薄弱学科、英语口语训练三件事,耗时一刻钟左右;周五列席了行政会,是一个决策的执行会议,有18个中层以上的领导参加,在部门交流的基础上,校长明确了下一周的主要工作,花了20几分钟。两次会议都很务实,都是具体问题的决策和实施,但我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