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纵横>>阅览文章

精细的质量保障体系

发表日期:2011/3/10 22:47:02 作者:无 有821位读者读过

精细的质量保障体系

挂职手记二

   根据培训计划,我们一行12人3月8日上午在朱所长的带领下,来到华东师大附属东昌中学考察学习,并聆听了该校赵国弟校长关于《构建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的报告。

   听完报告,第一感觉这是一个研究型的校长,带出了一个研究型的学校。他们构建了精细的质量保障体系。整个体系分为启动、深化、巩固三个阶段、包括九个方面、十七个环节,还有几十个配套的实施、监控、反馈的量表。既系统、全面又科学、有效,在他们同步研究的信息技术手段的保障下,操作极其方便。根据介绍他们建立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是基于以下基本思考:通过学校教育质量标准的讨论与明晰,保障素质教育的落实,保障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教师对教育质量目标的认同,以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为目标,强化教育的计划与评估过程,利用相应的技术为改进与保障服务。它的主要特点是:学校管理行为以改进为目的(这是一种相对标准,它和我们学校的发展性、进步性评价是一致的);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提供相应的教育评估指导与教育改进方法技术。这个体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三个关键词:

    一是全校质量运动。在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启动阶段东昌中学首先开展了全校质量文化调查、教师讨论教育质量内涵并阐述自己的质量观、学校收集整理,再通过质量宣讲,使学校追求什么质量及教育质量的意义得到广泛认同,这为提升质量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因为教师会朝自己认同的质量目标努力。这种自下而上的参与过程很有必要,有利于确立全校师生的质量意识。

    二是学科教学标准。正如赵校长所说:现在很多老师教什么?怎么教?程序如何?结果如何?不知道!学生行为习惯究竟怎样,前后调查不一致,说明老师不清楚!这样又怎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学生教好?!学生考得不好往往不是老师教的太少,而是老师教的太多、太难。所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教学标准很有必要。但标准的制定一定要切合学校的实际。东昌中学根据自己的校情,他们是区重点,把二本本科定为学校的质量标准。同时根据各门学科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各科的课程标准、考试要求、学科价值等,来研究细化学科教与学的行为标准:包括老师的课前准备、上课、批作业、自身习惯;学生的课前准备、上课、作业、考试的要求等。同时积极实施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计划,倡导“个性、互动”的学科课堂。现已形成了语文、物理的学案教学;生物的课前五分钟、地理的当堂反馈;数学、化学的电子白板;英语的多向交流;政治、历史的故事推理等,使学科教学标准得到较好地落实。

    三是质量保障技术。擅长物理和计算机教学的赵校长带领研究团队把很多复杂的问题,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使其变得简单、易操作。如:学校要求教师每天写教学反思性日记。内容包括:上课感受:反映了教师对自己专业的要求.;备课进度:反映了教师对自己专业的要求;作业设计:反映了教师对自己专业的要求; 在校时间:反映了教师在教学上时间投入;作业批阅:反映了教师反馈的及时性、基本态度与对专业的要求;个别交流与辅导:反映了师生间的接触、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今天给予学生:反映了师生的关系与对学生的期望(学生观);整体在校感受:反映了教师的一种生活态度。(很多学校也有类似的要求,由于不能及时督促、检查、反馈,使日常性反思流于形式)。东昌中学通过质量保障的基本技术,建立了每天开机反馈——查阅统计——关机提醒——反思记录的保障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自检,方便相关管理部门的查阅统计,有利于增强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我校也有类似的依靠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的学生评教体系。但他们把很多繁杂的教学过程管理、教学工作评估、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自我诊断等等,都通过相关的质量保障的基本技术支撑变得简单、易操作、易分析,并富有实效。当然这离不开专业技术的力量,由于这是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涉及到知识产权,我们没能拿到第一手资料。

    基于问题、进行思考,认真研究、采取对策,注重引导、及时评价,科学精细,成就东昌!他们创造了许多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