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校园动态>>学科建设>>阅览文章

英语组教研活动

发表日期:2011/3/15 10:50:46 作者:无 有785位读者读过

314上午我们英语组进行了第五周的教研活动,第二节课白康玲老师在九(7)班上了一节公开课。第三节课全体英语组老师在二楼广播室进行研讨活动:首先大家进行了评课;接着王本喜老师进行了他的英语讲座《浅议英语备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赵家美老师就马上要进行的学情调研做了相关布置。

附:《浅议英语备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备课的意义

一般说来,课本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已经作了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安排。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教师可以照本宣科。教师在准备教学任何一个语言项目时,选择什么作为突破口,新旧知识如何联系,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需要进行哪些形式的课堂练习,这些都需要在课前认真地加以考虑和研究。教师还需要设身处地地预见学生的学习困难,制订出引导和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的措施。这就需备课。备课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常规之一,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只有认真备好课,才能制定出周密的上课计划,妥善得当地安排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通过备课,教师可以发现和弥补自己业务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不足之处,及时采取纠正和补救的措施,不至把错误带到课堂贻误学生,影响教师的威信。人们常说“教学相长”,备课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过程。

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在认真充分的备课过程中,教师才能对于各种教学方法兼收并蓄,取百家之长为己用,逐渐形成自己教学的独特风格和优势,在教学上有所创新,熟练地掌握教学这门艺术,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自实施以来,我发现在备课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备课前要钻研教学大纲,通读、熟悉、钻研教材,找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教学大纲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是考核的依据,因此要重视大纲的学习。在钻研大纲的基础上通读教材,可以增强对教材的理解。只有对教材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驾驭教材。要理解教材,不能只读一课书或一个单元,必须通读全册教材,有条件时应通读全套教材。不仅通读,还要熟读、钻研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它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了解前后内容的关系,就不能准确地制定出每单元和每课书的教学要求,就不能在处理教材时突出重点。

   
(二)、备课时不要受课次顺序的限制,而要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按单元备课比按课次顺序备课更可以突出重点,对重点练的机会会更多,因而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还能够通过多练达到熟练掌握。

  (三)、备课时应根据学习的一般规律和学习英语的特殊规律考虑教法
   
学习的过程就是认识问题的过程,它包括从不知到知、到会、到熟练掌握几个步骤。人们识识问题一般是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和提高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应超越学生现阶段的认识能力和学习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常用旧单词引出新句型、用旧句型引出新词汇,这个做法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有的老师喜欢把生词写在小黑板上,一个一个地带读,带着拼,这种方法不大好。因为孤立地记单词是难以记住的,即使一时记住了,到头来还是不会用。老师应该把词放在上、下文的句子里教,这样不但容易记,而且记住以后也会用。

   
教学中要重视第一次感知。感知印象是否深刻,关键在于学生在感知过程中是否处于积极思维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是提高识记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老师在教新词、句子或课文过程中使用实物和图片,使学生边看实物或图片,边听老师说这个词和句子,边想词义,词的拼写形式或句义,边说或边写这些词。这样眼看、耳听、脑想、口说、手写,几种动作有机配合、协调活动,就能大大提高识记效果。

   
心理学家经过实验研究证明,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根据这个规律,为了防止遗忘现象的发生,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及时复习。结合新词复习旧词、结合新句型复习旧句型、结合新内容复习旧内容等都是常用的一些教法。当学到一个新词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一个一个地说出、拼出已学过的与这个新词有关的一串词。当学生在堂上你一个我一个地拼读这些词时,他们的学习兴趣会很浓。这样做既起到复习作用,又形成一种无形的竞争气氛,课上花的时间少,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经常性的复习,效果是显著的。

   
(四)、备课时应考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实际,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教法

   
备课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钻研教材,一方面是了解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了解学生比钻研教材更难,因为教材是固定了的,而学生的思想是经常变化的,并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此外,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老师如不注意这一点,就要犯主观主义的错误。此外,配合这套教材有一本写得很详细的教师用书,这本教师用书是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用的,切不可原封不动地照搬教师用书的每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每项练习内容。因为教师用书的编写者不可能考虑所有学生的情况,而作为教师就应在备课、教课过程中考虑自己的全部学生,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班上的实际使用教师用书,更不可以为有了教师用书就可以不备课,那样做将会给教学带来不良的结果。

三、写教案

教师把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和备操练的内容写成有条理的书面教学方案,作为上课的依据。教案要反映出教学过程的细节,包括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的步骤、练习形式、操练的方式方法以及各环节和步骤之间、各项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之间的起承转合。板书的设计和教具的使用也要写在教案中。

要求写教案是使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起来,教案至少应包括知识内容和能力培养程度两个方面。此外,还要求重点突出、内容详细、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字迹工整。

教案的详略可根据教师的经验和水平而异,但青年教师应多在教案上下功夫。

课时教案的一般结构如下:

1.学校、年级、班级(SchoolYear or GradeClass2.使用教材(Text Book

3.课时(Period4.教学内容(Teaching Material

5.教学目的和要求(Aims and Requirements6.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

总之,备课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备一节好课更难。然而,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新大纲,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掌握教法,就能备出一节很好的优质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