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研组
发表日期:2012/6/26 15:50:31 作者:无 有718位读者读过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英语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初中英语教研组全体老师在学校、学部的指导下,通过“培养教师队伍、探讨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学模式、中考研究、培优补差、”等途径,促进了新教师的快速融入、青年教师加速成长,提升了教师整体业务水平、稳步提高了学科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 落实备课组“说课制”,提高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提升了业务水平
每次由一位中心发言人说课,提前一周定说课人;说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练习设计;教法、教学程序的设计;多媒体的应用及学法指导等。通过集体备课对教材教法、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学生练习、学业检查评价的研究,促进了组内成员更好地交流合作、资源共享、更好地把握教材、,取长补短,优化教学设计。
(二)落实常规检查,促使常规自觉化、规范化,保住教学质量的底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集体备课、教案、听课记录、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堂情况、阶段检、命题和阅卷;质量分析等,坚持备课组集体备课和检查,教研组每月检查一次,并及时评价,对组内老师好的做法进行推广,同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三)开展学科教学研究活动,提升整体业务能力。
1、研究两本书——通过研究<<英语课程标准〉〉和《中考指导丛书>>这两本书,全体教师对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评价建议等的把握更加准确了,教学思路也更加清晰了,课堂效率得到很大的提了,老师们备考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2、开展听课和评课活动。大家也就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共同探讨了以下问题:⑴一节好课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如:在课堂中如何实现情感目标的教学,让学生的积极性继续保持下去。⑵新课的引入与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应是课程设计的重点;每个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定位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课堂的指令应简洁明了。⑶老师们多采用了小组竞赛的形式,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但如何避免小组活动流于形式,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很重要; ⑷课堂应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当堂练习巩固的时间。
(四)落实质量监控过程,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本学期,教研组充分发挥备课组的职能,提高教学质量:
1、针对性预习;
2、课前小测、课后小结;
3、开展小组合作,鼓励合作互助学习 ;
4、落实一课一练和单元过关;
5、强化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训练;
6、做好每次考试的质量分析,科学分析目标达成度,引导师生双向反思,查漏补缺;
7、有效利用早读、课间口语操练,重视语言积累;
8、探讨培优补差方案:开学初、教研组、备课组先后组织全组老师进行了培优补差方案的讨论。本学期,初三中考英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初一、初二的统考成绩稳中有升。
反思:
1、教研的氛围还不够浓,应继续开展教学模式研究,提升课堂效率。
2、针对教师个体差异,还应加强培训,鼓励教师多相互听课,优化队伍。
3、多开展一些与学科知识有关的竞赛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营造竞争学习氛围。
4、进一步研究培优补弱方案,提高“三率一分”
一学期来,全组老师齐心协力,各备课组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