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校园动态>>学科建设>>阅览文章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12/2/12 16:10:38 作者:无 有4304位读者读过

2011-2012年下学期九年级语文备课组计划

    本学期九年级语文面临中考,为了尽快完成新课,系统地复习好语文知识,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增强学生中考应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制定该教学计划。

    到中考止,本学期教学时间约19周,用四周时间完成新课,十五周时间复习。三月到四月底进行第一轮复习,五月进行冲刺练习,六月余时就热点题押题和考前准备。

    一、结束新课

    九年级下册内容仍分为六大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及课文后面的“补白”。全册共24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1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第一单元和第六单元上学期已经结束,还剩四个单元,下面作具体分析。  

    第二单元:“人物画廊”。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抓住小说的主要因素——人物,深入体会小说的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关注小说的结构和篇章布局,体会作者构思的精妙之处;小说的语言往往是鲜活的而又经过精心锤炼,学习时要细细揣摩。  

    第三单元:“生命之歌”。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自从有了人类,世界就被人类的智慧之光照亮,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描写生命,讴歌生命,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学习本单元,重点在于了解哲理散文说理的方式;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  

    第四单元:“舞台人生”。引导学生欣赏戏剧剧本和影视剧本,了解它们的特点,丰富对生活的艺术感受,进一步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要注意把握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把握剧本怎样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怎样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  

    第五单元:“百家争鸣”。本单元所选课文是先秦诸子散文。它们产生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动,针对这种情况,各种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学习这些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古代社会政治、历史、文化诸方面的认识,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复习阶段

    (一) 分册复习(用时三周)

    中考考纲规定考课内字词、古诗文、文学常识。梳理整个中学阶段1-6册语文课本的知识,使之系统化,使以前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条有理,便于学生记忆、掌握。

      复习要点:

      1.课文的字、词。

      2. 古诗文。

      3. 掌握其它文学体裁的常识,如散文、小说。

      4.掌握重要的文学常识,侧重于一些名人大家,如鲁迅、唐宋八大家等。

     (二)专题复习(三月下旬和四月共五周)

      1. 依据中学语文教材编排,文体分类,进行专题复习(大概用时五周)

     (1)古诗文专题复习(两周)

     (2)记叙文专题复习

     (3)说明文专题复习

     (4)议论文专题复习

     (5)语言运用其他专项练习

     2. 作文训练(一周)

     学习优秀作文,摹拟其谋篇布局,刻意选材新颖,内容新奇,力争让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

     找一些典型范文,引导学生分析,从审题立意、选材等入手进行详细评讲,让学生拿到题目不盲目下笔。举出一些作文内容,适用于哪些题目,让学生作文不离题,能找准方向,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训练除专题外,同时坚持每周一个作文训练)

    (三)模拟冲刺(五月三周时间)

      此时离中考的时间已不多了,应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应多发试卷让学生大量练习,提高心理素质,沉着应考。教师必须把握题目的量和度,认真批阅,准确评讲,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模拟考试增加考前的观场感,让学生能不躁不急地回答完所有题目要求。

     (四)猜题、押题(六月余时)

       再次落实一些热点问题理解,辅之以试题,针对性更强,目标更明确,一切为了分数,考前对学生进行答题技巧的培训。

      附:教学指导思想

      本学期语文的教学重点是复习迎考,如何更优化、更有效地做好复习工作是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难点。现备课组有如下思考: 

       一、突出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多半已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但极少部分没有养成。所以教师指导督促学生有每天的学习计划、目标,并对应过手的知识进行自测和师测,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千万不能拖帐滚雪球。

       二、功夫用在每一节课上。

       初三下学期的时间本身就很紧张,指望学生课下在语文上花很多时间是不可能的。为此,要特别注意当堂的学习效果,突出重点难点.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诸如第一轮复习当中,坚持当堂听写默写,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三、不忘学科的特殊性,注重语文的人文性 

       1.虽然在初三的语文教学中,“填入”式的传授不可少,但还应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才能形成真正答题能力,应对85%主观题目的考试。

       2.在教学中,始终突出语文的人文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思想 ,对生活对社会有更深的认识,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四、教会学生学会分析归纳的能力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学习上“会思考”的人,能和老师一起从大量练习题中归纳出答题的规律和技巧,真正拥有答题的绝招。 

       五、冲刺阶段:培优辅差 

       努力挖掘优生的潜能,完成知识的系统化,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在抓优的同时,也注重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形成语文基本能力。从而,让整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