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月宣讲
发表日期:2025/9/15 9:14:31 作者:朱剑锋 有130位读者读过
今天科普月宣讲的同学是来自九年级33班的恽诗羽,她在演讲中讲到:从星空到细胞,从发明到探索,科学从未远离。科普月已至,接下来的时光,让我们共赴这场奇妙的科学之旅!
大家好!今天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既熟悉又充满惊喜的话题——科学。提到科学,你或许会想到课本里复杂的公式,或是实验室里冰冷的仪器,但其实科学就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清晨唤醒你的闹钟,是声学与力学的巧妙结合;让沟通跨越山海的手机,是电磁波与信息技术的智慧结晶;甚至我们每天吃的米饭,从育种到烹饪,都离不开生物学与化学的支撑。科学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而是帮我们解开生活谜题、改善生活质量的“金钥匙”。
回顾人类文明的进程,每一次巨大进步都离不开科学的推动。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打破地心偏见,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解释天体运行;从爱迪生发明电灯照亮黑夜,到屠呦呦提取青蒿素拯救百万生命。这些科学家用好奇心驱动探索,用坚持攻克难题,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的力量,能让想象变成现实,能让世界变得更好。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不必等到长大才接触科学。课堂上认真做一次物理实验,是探索科学;课后观察蚂蚁搬家、记录植物生长,是亲近科学;甚至尝试用废旧材料制作小发明,也是在践行科学。去年,我和同学一起做“水的净化”小实验,当浑浊的水通过过滤装置变得清澈时,我真切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这种亲手探索的快乐,比任何书本知识都更让人难忘。
当然,科学探索的道路从不平坦。可能会遇到无数次实验失败,可能会面对他人的质疑,但正是这份“不放弃”的精神,才让科学不断向前。就像袁隆平爷爷,为了实现“禾下乘凉梦”,在田间地头奋斗了一辈子,即使遇到挫折也从未停下脚步。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需要好奇心,更需要坚持与担当。
同学们,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航天探索、生物医药……每一个领域都在等待新的突破。未来的科学家,可能就是今天坐在教室里的你我。不必害怕起点低,不必担心知识少,从今天开始,多问一个“为什么”,多做一次小尝试,多读一本科学书。让我们用好奇心点燃科学的星火,用行动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科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