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园地>>学生成长>>阅览文章

黄龙岘之旅:邂逅传统与自然的诗意

发表日期:2025/5/21 15:17:14 作者:朱剑锋 有43位读者读过

黄龙岘之旅:邂逅传统与自然的诗意

33班 李蕊

IMG_256

五月的风裹挟着温柔的气息,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我们踏上了前往黄龙岘的春游之旅。当大巴车驶离喧嚣的城市,向着那片青山绿水进发时,我的心中满是期待与憧憬,仿佛即将开启一场奇妙的探秘之旅。

一踏入黄龙岘,一幅宁静秀美的田园画卷便在眼前徐徐展开。青山如黛,层层叠叠,宛如守护着这片村落的绿色屏障;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似灵动的琴弦,奏响着大自然的乐章。漫步在乡间小道上,泥土的芬芳与花草的清香交织在一起,沁人心脾,让人瞬间忘却了学习的疲惫。

我们首先来到了竹编工坊。一进门,那股清新的竹子香气便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工坊里,一位老师傅正专注地编织着竹器,他的双手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却灵活得如同灵巧的鸟儿。只见他熟练地拿起竹条,穿梭、缠绕、编织,动作行云流水,不一会儿,一个精致的竹篮便诞生了。我看得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要一展身手。然而,当我真正拿起竹条时,才发现一切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竹条粗糙的边缘时不时地划过手指,生疼生疼的;交叉编织时,角度稍有偏差,整个结构就摇摇欲坠。我皱着眉头,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汗水不知不觉间湿透了后背。但我没有放弃,在不断的摸索中,终于完成了一个虽然不太美观却饱含着我心血的竹杯垫。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了竹编匠人们的匠心独运,每一件精美的竹编作品背后,都是他们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

离开竹编工坊,我们开启了非遗创作的奇妙之旅。我们分成小组,分别体验金陵绒花制作和泥塑技艺。在绒花课堂上,老师手中的彩色蚕丝宛如被赋予了生命,轻盈地翻飞、缠绕,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朵朵娇艳欲滴的绒花,美得让人移不开眼。轮到我操作时,那丝线却像调皮的孩子,总是纠缠在一起,怎么也不听使唤。看着手中一团乱糟糟的丝线,我不禁有些气馁。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耐心地鼓励我:“别着急,做绒花就像品味生活,得静下心来,慢慢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深吸一口气,调整心态,小心翼翼地梳理丝线,慢慢地弯折造型。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做出了一朵还算像样的绒花,那一刻,心中满是喜悦与自豪。而泥塑体验则充满了乐趣与创意。柔软的陶泥在我们手中肆意变换着形状,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人捏出了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有人塑造出了造型独特的花瓶。虽然我的作品有些稚嫩,但亲手创造的快乐却让我沉浸其中,难以自拔。这些非遗技艺,不仅是古老的手艺,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

午后,阳光洒在广袤的茶园,为翠绿的茶树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我们戴上草帽,挎着竹篓,化身成了小茶农。茶农伯伯耐心地给我们讲解采茶的要领:“采茶要轻采轻放,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掐断茶芽,千万不能用力过猛,不然会损伤茶叶。”刚开始,我兴奋不已,急于求成,结果采摘的茶叶很多都破损了。在茶农伯伯的悉心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技巧,动作也变得娴熟起来。穿梭在茶树间,指尖轻轻触碰着嫩绿的茶芽,清新的茶香萦绕在鼻尖,我仿佛与这片茶园融为一体,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和劳动的美好。看着竹篓里渐渐装满的茶叶,我心中涌起一股满满的成就感,也明白了“一茶一世界”的深刻内涵。

夕阳西下,我们踏上了返程的路。回首望去,黄龙岘在暮色中显得愈发宁静而美丽。这次春游,让我与传统文化和自然劳动来了一次亲密接触。竹编的精巧、非遗的魅力、采茶的乐趣,都成为了我记忆中最珍贵的宝藏。我也更加懂得,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发扬,劳动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期待着下一次,还能有机会走进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继续探寻它的美好与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