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第十三期“个人课题”中学组交流与培训活动在我校成功举行
发表日期:2024/12/19 14:12:36 作者:吴卉 有52位读者读过
南京市第十三期“个人课题”中学组交流与培训活动在我校成功举行
向实 专业 规范
近日,南京市第十三期“个人课题”中学组交流与培训活动如期召开。莅临指导的专家有南京市教科所朱小琥书记、李洵主任、张美华老师,江宁区教科室汪圣龙主任、周华东副主任,我校孙振坤书记参会。活动由市教科所张美华老师主持。
课例观摩
活动的第一环节,由四位老师开设观摩课。我校夏小梅副校长开设英语课《Teen Talk》,她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篇跨文化素材,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我校夏乾东主任开设数学课《再看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他在课堂中注重落实核心素养中的“三会”,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高新区中学蒋开慧老师开设语文课《记叙与动物的相处》,她围绕焦点“人与动物的情感和认知”展开教学,借助课文的行文结构思路,激活学生体验写作过程。我校张晓丽老师开设音乐课《江山无限》,她基于单元表现性任务“京剧票友会”展开教学,通过演唱演奏、创编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交流分享
第二环节,由四位老师进行“个人课题”分享交流。我校肖雅君副校长作了题为《基于问题导向 做好调查研究》的讲座,她简要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旨在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策略,致力于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与思想道德素养。研究背景突出了课程思政在教育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及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迫切性。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行动研究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现状并探索有效路径。研究揭示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与实施不足、单元教学资源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加强教师培训、丰富教学资源、完善评价体系等改进建议。研究强调了深化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的决心与对未来发展的积极展望。东山高级中学陈扬老师分享了《聚焦文献资料,赋能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中的的心得,具体阐述了课题如何运用文献研究的过程,从背景到确立研究目标,再到个人运用文献研究的收获等方面归纳出“文献研究”的重要意义及不懈的探索精神。我校缪娟老师讲述了《个人课题研究促进自我发展》的报告,她从自己做课题的经历进行阐述,她认为做课题促使她的专业成长进步,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能更好领会学生的学情,教育教学工作更得心应手。秦淮中学吉玲利老师带来讲座《过程性材料的积累与运用》,她从开展“活动教学”课堂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促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课例研究、构建“活动教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四位老师阐释了课题立项后寻求的突破和开展情况、课题的研究过程及具体做法进行了分享,让与会老师受益匪浅。
点评指导
第三环节,南京市教科所李洵主任主讲题为《谈个人课题研究过程的注意事项》的讲座,李主任提出,撰写研究报告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它要求研究者遵循一定的流程和规范,以确保研究的严谨性和有效性。研究目标要指向课题,注重文献研究和逻辑思维能力,研究方法的选择需基于研究问题的类型、研究对象及研究的焦点等等。她还就怎样提交结题报告也作了具体的要求和布置。随后,江宁区教科室汪圣龙主任强调做个人课题确实是教师个人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它对教师的个人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有助于提升专业能力,促进自我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创新思维,推动教育实践的创新。
领导讲话
活动最后,南京市教科所朱小琥书记作了点评与总结。朱书记指出,做课题需关注语言表达和行文规范,并通过个人课题研究提升这些能力,这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建议大家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通过个人课题研究,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利用课题研究的成果,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推动教育创新。
撰稿人:张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