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班三室】记南京市竹山中学两校区“三班三室”生物学科第12次活动
发表日期:2024/10/20 10:48:04 作者:吴卉 有181位读者读过
【三班三室】记南京市竹山中学两校区“三班三室”生物学科第12次活动
金陵微校助力课堂转型 深度融合推动教学革新
最美十月,秋高气爽。为推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于“金陵微校”学习场景的初中生物学科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2024年10月18日下午,在江宁区生物学科教研员、南京市竹山中学两校区 “三班三室” 生物学科导师张涛校长的引领下,全体生物学科学员齐聚竹山路校区未来教室,开展了竹山路校区、湖东路校区“三班三室”第12次活动,江宁区电教中心周行满副主任受邀参加,刘晨副校长亲临现场。本次活动主题为:技术驱动课堂转型——“金陵微校”优化初中生物教学,活动过程包括研讨课展示和专家点评两个环节。
云游博物馆,科技赋能趣体验
竹山路校区许孟姣老师展示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一课。许老师通过“云游博物馆”的趣味性活动,引领学生化身小小讲解员,寻找近亲、追根溯源、联动历史,探究人类起源和进化,既打破了时空界限,还为学生们打造了独特的沉浸式游览体验,激发学生们对生物的兴趣。
进化科学史,渗透本质促思维
麒麟科创园学校汪婷老师开设了《生物进化的学说》一课,通过人工培育金鱼的情境,以达尔文的环球考察史为线索,通过资料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归纳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思想,主动建构概念突破重点,习得基于证据和逻辑推理的科学思维。
探究辨植物,动手动脑爱自然
竹山中学湖东路校区刘虹老师执教了《种子植物》一课。刘老师通过观察校园植物视频、植物名片,吟诗分类、数学分类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未来教室的点阵笔、平板和多屏等功能,不仅实现跨学科深度融合,也在兴趣中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新知,促进了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专家齐引领,青年教师共发展
教研员张指导高度肯定了三位老师的课堂:都能开展探究实现知识的迁移,都体现了育人的目标,采取的策略都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都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课堂互动环节,教师如同交响乐团的指挥家,巧妙引导,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了乐章中不可或缺的音符,共同奏响了和谐美妙的智慧之曲。这样的课堂氛围,既活跃了思维,又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美好境界。同时,张校也希望青年教师们多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与课堂的联系:多关注科学前沿,增加知识储备,致力于开发出为课堂服务的资源;在基于新教材,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敢于突破,多多思考。没有最完美的课,只有更完美的课。
周主任剖析了当前教育现状,启示青年教师们要认可数字化教学,并努力适应,勇于突破,展示江宁教师的风采,祝愿生物学科在信息化的浪潮中拔尖而出。
金陵微校丰富了师生交流的方式,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更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撰稿人:徐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