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性课堂】竹山中学两校区老师在“应用金陵微校优化初中物理教学方式初探研训活动”中开设市级公开课
发表日期:2024/4/25 14:24:17 作者:无 有634位读者读过
【适性课堂】竹山中学两校区老师在“应用金陵微校优化初中物理教学方式初探研训活动”中开设市级公开课
竹山中学湖东路校区朱亚君老师、竹山路校区马丹丹老师在“应用金陵微校优化初中物理教学”开设交流展示课,彰显了我校适性课堂的魅力。
竹山中学自1991年办学以来,竹中人始终坚守“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和”的校训,探索适合学生“人本性、自然性和社会性”发展的课堂,2007年,提出““适性课堂”。具体实践中,以模式推动、学思案统领、小组组织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形成了成熟的“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系统(学生研究系统、课堂操作系统、教学支持系统)。
2024年4月19日,江宁区联合秦淮区开展了“未来已来 数字化转型——应用金陵微校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专题研讨活动。两区的物理教研员赵帅、李梅老师及电教中心周行满副主任莅临指导,竹山中学两校区全体物理老师参加活动,其中朱亚君(湖东路校区)、马丹丹(竹山路校区)两位老师开设公开课。
竹山中学湖东路校区朱亚君老师开设《测量电阻和电功率——二轮电学实验专题》的公开课,本节课通过滑动变阻器作用的讨论回忆了电学中两个重要实验:伏安法测电阻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通过例题及变式训练,并辅以金陵微校的信息化手段,帮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和重组,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竹山中学竹山路校区马丹丹老师开设《按“图”索“迹”——二轮复习图像专题》的公开课,马丹丹老师以图像题型为抓手,以直线为主线,通过两个例题的分析,启发学生思考,归纳总结出图像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再通过两个练习,着重强调力学和电学中图像信息的分析和应用,培养学生对图像及数据的理解、处理的能力。针对九年级学生,课堂运用了金陵微校平台,实时查看学生的练习和报告并及时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两位老师开设了两节非常精彩的展示课,处处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究,于细微处寓德于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充分展示了竹山中学“适性课堂”的魅力。
展示课结束后,秦淮区的李梅老师、江宁紫东学校的孙庆成老师和江宁初级中学的郑婉君老师做了详细的点评。尤其是朱老师的课堂结束语“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像滑动变阻器一样,不变应万变……”,让这节课瞬间升华,这也是新课标提倡的“立德树人”,也充分体现了竹山中学“适性课堂”的理念,彰显了学科的育人价值。
最后江宁区教研员赵帅老师进行了简洁而中肯的总结,同时明确了中考二轮复习的方向。以生为本,重视物理的实验教学,通过小实验,自制教具等吸引学生,整合相关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次活动不仅让枯燥的二轮复习课精彩纷呈,而且引起了听课同仁的强烈反响,获得了一致好评。这也是我校“适性课堂”与“金陵微校进校园”在中学物理课堂上的一次美好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