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纵横>>科研之窗>>每周一读>>阅览文章

《教育·三十七度二》(每周一读)

发表日期:2011/3/17 9:03:19 作者:无 有958位读者读过

推荐书目五:《教育·三十七度二》

推荐教师:李宏根

内容简介:

    作者朱良才,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年度教育创新人物,山东省名师成长研究会理事。该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一共六个章节,第一章:忠诚;第二章:责任;第三章:敬业;第四章:爱心;第五章:传道;第六章:施教。

    我们的教育,有多少人能做到教育的三十七度二,相反却是三十九度三,十足的发烧型。教育的功利性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心中可怕的“病毒”,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学生的“成绩 ”、“升学率”成了教育工作者的政绩,而学生的心理、品德、习惯等都成了无关紧要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就难免人为地制造出大批的差生,教育工作者失去了应有的爱心与耐心,甚至公然剥夺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制造出一起又一起的悲剧。《教育·三十七度二》一书中精确阐述了当今社会对有激情的理性教育的需求和重要性。

推荐理由:

    教育的态度不应高烧,应该是有激情的理性,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我们应该带着爱和责任、忠诚而有激情的对待教育,而不是只要求分数和升学率的功利!学生“心海”浩瀚;教育博大精深。教师应需以“心”为舟,运“思”为桨,才能让学生在我们的引航下执着梦想驶向理想的彼岸。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是以德育德,以行导行,以智启智,以性养性,以情动情的过程。作者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娓娓而谈,其语言的和行文足以让我们在轻松阅读中产生共鸣,得到启发。

阅读有感:

    在《教育·三十七度二》一书的第二章中再次看到西点军校提出的“没有任何借口”这一理念。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200年来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强调无论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样的压力与困难之中,你都必须全力以赴完成任务,决不允许寻找借口来推卸责任,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它最终强调的其实是负责果敢的精神、踏实忠诚的理念以及充满奋斗精神的人生境界。它强调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秉承这一理念,无数西点毕业生在人生的各个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没有任何借口”实际上也应该是我们教师应倡导的理念,是教师忠于职守,做好教师工作,完善自我,迈向成功的必修之路,是一名教师责任心、执行力的表现。思想影响态度,态度影响行动。优秀的教师不找任何借口,遇到困难挫折总是积极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激发出人最大限度的潜能,就算最后失败也不推卸责任,能总结教训,查找原因,以期下次解决问题。而不负责任的教师一遇到困难挫折就消极颓废,出了问题只会寻找借口,在工作失败后一味推卸责任,这样的人永远会失败,得不到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的信任和尊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缺少的正是这种没有借口的精神。在生活中有了问题或犯了错误,特别是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和错误,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勇敢的去承担责任,去面对问题,而总是想方设法的为自己的过失寻找或多或少、或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目的都是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为自己的过失开脱:考试成绩上不去,责怪现在的学生太笨、太懒,太不抓紧时间,太不重视学习,或者基础太差,不会反思是否自身的教法不当,自身的投入不够,自身的工作兴趣缺乏;与学生、家长发生冲突,往往气愤学生太不听话,家长蛮不讲理,太溺爱自己的孩子,抱怨现在的社会风气太不尊师重道,不会反思自身的做法、说法是否能让人接受,是否能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我们还常常会抱怨领导给的工作太重,要求太多太琐碎,发的钱太少导致工作没有动力,甚至抱怨工作时间太长,导致工作陷入倦怠缺乏激情……而这些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工作意味着责任。“没有任何借口”体现了一个人积极对待工作的态度。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教书育人的岗位,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而不是仅仅只享受它给你带来的益处和快乐。当我们面对学生不好的成绩,不要一味抱怨。试问一下,自己真的去关心过后进生,为帮助他们进步付出了自己全身心的努力了吗?“工作不是我们为了谋生才做的事,而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工作就是付出努力。”而现实中发生的事情恰恰相反,我们常常喜欢从外部环境来为自己寻找借口和理由,不是抱怨职位、待遇、工作的环境,就是抱怨同事、上司或领导,而很少问问自己:我努力了吗?我真的对得起这份工作吗?回顾一天的工作,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是否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智慧?是否完成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我们要求学生别为自己的过失找借口,身为教师,为人师表,更应该牢牢记住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能用任何借口来为自己开脱,为自己找到一个个完美的理由。当我们碰到难题的时候,永远不要寻找借口为自己开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最有效的工作原则,这样你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找借口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没有任何借口”体现了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每一个人对工作、对家人、对朋友,都负有一定的责任,正因为存在这样那样的责任,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寻找借口就是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转嫁给社会或他人,我们的责任也将随着这些借口而远去。教育界的前辈告诉我们: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我们不时时处处为自己寻找借口,能全心全意为学生考虑,在言传与身教方面为学生做好榜样,相信不成材的学生会少得多。

    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不找任何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