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园地>>学生成长>>阅览文章

《奋进新时代,致敬劳动者》八(25)班 朱晓晓

发表日期:2023/6/6 8:43:46 作者:朱剑锋 有474位读者读过

奋进新时代,致敬劳动者

南京市竹山中学湖东路校区 八年级(25)班 朱晓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靠双手实现梦想、用劳动创造价值,既是人之为人的朴素道理,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更是我们时代深植于每个劳动者内心深处的真诚信仰。  

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是事关社会根基的大命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即提出主张,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更进一步提炼了劳动的意义;因为历来重视勤劳致富、信奉劳动创造价值,中国的变革甚至被外媒称为“勤劳革命”。回溯历史,从“铁人精神”到“红旗渠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正是劳动者手不停歇、抓铁有痕地实干,才成就了今日的辉煌中国。不可否认,社会上一度对劳动的价值有所怀疑,但时至今日,当蓝领工种薪酬普遍提升,一些企业的大工匠年薪甚至高达百万,劳动价值在回归,这些都构成了十九大报告中“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的坚实基础。    

今日,劳动者的内涵被前所未有地拓展从袁隆平蹲田培育“东方神稻”的场景,到高凤林焊接火箭“心脏”的瞬间,从改革开放大潮中解放思想、敢闯敢干的“急先锋”,到新时代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弄潮儿”,无数任劳任怨、拼命苦干的“老黄牛”,激励着成千上万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建功立业,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奉献光和热。      

如令我们踏上新征程,永远不变的,是精神底色;与时俱进的,是劳动素质。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竞争与高端产业角逐空前激烈,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归根结底要以强大的人才队伍做支撑,以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做保障。今日中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境地,建设社会现代化强国困难多、挑战大,迫切呼唤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练就高超本领,撸起袖子加油干。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奋进的冲锋号,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广大劳动者正当其时!

为展现新作为,应以冲天干劲激发埋头苦干的奋进精神。任何时候,苦干实干都可适时,是事业成功的“捷径”。翻开劳动模范的故事,脚踏实地的奋斗贯穿始终。比如从零基础开始干铆工、一路铆成了传奇高铁工匠的李学忠,再如迄今攀爬总高度超过20多座珠峰的老电工周红亮……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任何行业都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成功来自长期摸索的“笨功夫”。“樱桃好吃树难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绝不是轻简便松、敲锣打鼓就能走好的,我们需要的是一股子永不松懈的干劲儿。      

不负新期待,以执着钻劲焕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如果说其他劳动要素还可能引进,唯有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无法引进。尽管当下我们能开展火箭、卫星等超级工程,但特种钢铁仍然依靠进口,以至于消费者买个马桶盖都要出国抢购。拥有一大批耐得住寂寞刻苦钻研、在一丝一毫之间倾注心血的高素质劳动者,才能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政府部门和全社会一同行动起来,在社会氛围和机制保障上多下功夫,在职业教育上多想办法,“大国工匠”必须越来越多。    

建立新功勋,以争先闯劲迸发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这是一个创新追逐的时代,“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近来,“缺芯少魂”的问题,再次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激发广大劳动者立志经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是科学技术和工业制造结合的“传动轮”,是自主创新的生力军。拿出逢山开路的闯劲、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未来中国绝不会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我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