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深蓝》 八(25)班 薛茜
发表日期:2023/6/6 8:42:49 作者:朱剑锋 有1071位读者读过
走进深蓝
南京市竹山中学湖东路校区 八年级(25)班 薛茜
最近我读了一本描述中国海洋科技发展的书——《走向深蓝》。这本书分为三个篇章,分别是:(一)海洋科技篇、(二)海洋开发篇、(三)海洋人物篇。
中国第一位女轮机长王亚夫,“七一”勋章奖章获得者王书茂,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王继才。这三位“王”正是海洋人物篇中的三位主角。他们为中国海洋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我在阅读这本书时我好像经历了一场旅行。
春天时。穿行于荒凉的无人地带,怀揣梦想与希冀,撒下向日葵与郁金香的种子,心中默念:“你们要努力生长,相信自己,相信未来!”行走时会遭遇狂风、暴雨,我没有停止,也无处停留。雨水浇灌着我的种子,狂风撕扯着我的向日葵。但,我奔跑着前进。
夏天时,走过平直的柏油路。路边一切是那样新奇!彩色的霓虹灯、流光的街市,还有那从未见过的高新产品。我曾想过离开面前这条大路奔向诱惑着我的喧嚣;我曾想过放弃梦想,与人们共同狂欢。但,我不屑地扭过头,冲向那美好的前方。
终于走出了人烟聚焦的地方,走向前面的幽深小径。冰冷的空气压得我几近窒息,身旁的藤蔓伸长了脖子,争着看我这个不速之客。我的汗毛竖了起来,把身上的衣服裹得更紧,但一种肃杀的气氛正在身旁侵蚀着我。我尽力地保持冷静,心里想着光明就在前方。饥饿、寒冷、孤独步步紧逼,我依旧行走。突然,前方出现一位身穿长袍的古人。在我思索怎样与他交谈时,他说:“往何处去?”我答曰:“往梦想存在的地方。”他的嘴角露出微笑:“准备好了么?”我说:“时不吾待,吾已行走多日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吾早准备妥了。”待我想问清他是何人时,他却已走远。一股暖流忽地涌上心头,我的信心倍增。在先哲走来的那条路上,我作为一个渺小得不能再渺小的行人,就这样,寻求未来。
秋天瞬间从时间的沙漏里流出。冬天来临时,我看到,天色突然暗了。我再没有不知所措,再没有恐惧到浑身战栗,因为先前的经历告诉我:人要学会坚强。现如今,面前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这里是我曾经向往的地方。因为一串串驼铃声在大漠上演奏,行走于大漠的人们唱着古老的歌谣,布袋上镶着他们自己的图腾。大漠总是那样神秘与沧桑。我寻找着骆驼与人群,却没有发现他们。也许,他们已走远了吧。
我一路高歌,向着前方行走。不一会儿,我看到沙漠的尽头开满了向日葵与郁金香。我在惊喜之余猜测:这是我种下的?抑或是行走在我前面的人种下的?
是谁种下了这成片的向日葵与郁金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做到了。
穿过岁月的漫漫长河,回望历史的风起云涌,中国历经分分合合,也曾站在顶峰,也跌入过泥泞的沼泽,但是现在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正在崛起。这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万众同心、携手编织、倾心浇筑,花费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时间,不断努力奋斗才能实现。
回顾历史,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广大人民群众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民不聊生,国之不国。直到中国共产党的出现,在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之下,用生命和鲜血换回了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立足当前,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现代化建设翻开新的篇章、举办北京奥运会、神舟上天、嫦娥飞月、蛟龙入海,这些无疑表明了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正在崛起。而这些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万众同心、携手编织、倾心浇筑,花费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时间,不断努力奋斗才实现的盛况。
放眼未来,中国梦仍在继续,这是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未来。
读了《走向深蓝》后,我深刻认识到了这些我从未去了解过的东西,我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迎着风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一起携手走向那带着一抹深蓝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