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搬到大自然——见证纯粹手工古法造纸》九(30)班 贺子悦
发表日期:2023/6/6 8:33:55 作者:朱剑锋 有713位读者读过
把课堂搬到大自然
——见证纯粹手工古法造纸
南京市竹山中学湖东路校区九(30)班 贺子悦
2023.5.27这个三年来值得我们永远记忆的日子,有一群人,用了一个上午,完成了一件极有意义的事。亲身感受了非遗的魅力,体验了传统手工造纸工艺,见证了一张树皮变成花草纸的过程。
天公作美,原本以为会下雨,活动开始以后天气便转阴了,还有许微风
我们在一盏盏文艺的花草灯笼下,开始了古法造纸之旅。
古法造纸的工艺很复杂,主要有四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沤料,即将树皮敝布、鱼网等原料浸泡在石灰水中并煮烂,使之分散成纤维状;
第二步: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第三步:抄纸,即将纸浆留存于珠帘之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步:干燥,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每道工序看似简单,实则需要足够的耐心、细心与静心。
此次活动,老师简化了步骤,让我们每位同学都能体验到造纸的意义,首先进行里分组,然后小组成员组内分工,明确各自任务后开启我们的造纸之旅。
各组同学快速四处搜寻材料,处理好的干树皮、小木槌、气泡垫、抄纸框、抄纸的水池、新鲜花草等,拿到材料以后,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各种敲打倒腾,都忘记保护好衣服。
进入第一步:舂捣 将经过处理的干树皮放入水池,充分浸湿,用手捏团去除多余的水分,将湿的树皮团放入气泡垫平滑的一面,气泡垫包裹以后,用小木槌敲打,每敲打二三十次,加入两三滴水,持续这样的敲打步骤,为的是让树皮的纤维软化,这一过程称舂捣,舂捣的程度直接影响制纸的成功性,所以非常重要。敲打时不要单纯地敲打,最好时不时拉扯一些树皮,使每一块纤维都能得到均匀软化。咚咚咚 咚咚咚!我们置身于一场有节奏的敲打声中。还伴随着同学们的笑声!顺利的小组四五分钟就完成了舂捣过程,比较慢的小朋友敲了十多分钟,一只手敲累了 换一只手继续敲,两只手都累了,换另一个同学上场。
接下来第二步:制纸浆 待老师确认舂捣程度过关,就可以进行纸浆的制作了将敲好的树皮放入水中,撕扯开成棉絮状,并在水中搅拌均匀。第三步:抄纸
将网格抄纸框放入水中,水平方向拿起来,让棉絮纤维均匀地落在网格上,如果抄纸时发现纸浆不均匀,需要将棉絮在水中继续撕扯、搅拌、平整洁白的纸浆需要几年时间的练习,我们这些菜鸟就简单随意些了。第四步:粘花草 将抄纸框腾空或架在可漏水的竹框上,取一些新鲜的花草,开始小手大创作,搭配花、叶的形状和颜色,让它们相伴着,把美定格,当我们与自然相遇,美就绽放了,随意摆放,拼贴小动物,还有展现人物的,简单素雅,五颜六色,惊艳了我们。第五步:曝晒 花草画贴好以后,老师会在上面再覆上一层薄纸,淋上一些水浸湿,用于固定花草。最后应该放在阳光下曝晒,不过今天是阴天,我们老师把作品都放进烘箱烘干。等到烘干的时间我们可以尽情撒欢,与大自然亲近,治愈中考的焦虑。下午三点,回到烘房,将花草纸从框中取出卷起,这堂在大自然的劳动课下课了,坐上车还在回味。
古法造纸,天然取材,归于自然,在体验的过程中,我们都有所感知,每一张纸,虽不华丽,但其背后凝聚了多少古人的智慧与汗水。希望代代传承的原生态造纸技术与纯手工的“匠人精神”,能够得到传承。也希望更多非遗文化与工艺,能够一直伟大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