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进课堂,破茧助成长
发表日期:2023/4/20 9:34:40 作者:吴卉 有1106位读者读过
2023年4月18日下午13:30,为进一步培养和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与论文撰写能力,我校“三班三室”培训班物理组的全体学员齐聚竹山中学名特优工作室,开展了物理学科的第四次活动。本次活动由李洪敬教授主持,分两个环节进行:一、青年教师讲座分享;二、专家讲座分享。特邀鼓楼区优秀青年教师、鼓楼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叶鸣扬老师带来论文写作专题讲座——《事事出灵感,题题可论文》。
第一环节
首先,李翔老师以八下物理第八章《力》复习课为例带来了题为《基于课标的职初教师复习课教学策略》的讲座分享,重点以该节课的课堂生成效果阐述了其对于复习课的教学思路、课标研读、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等方面的见解与建议: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注重问题导向,合理设计探究活动;充分利用科学史料,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李老师认为一堂好课应立足课标,从教材出发,以学生为本,在知识中寻找思路,在探究中践行真理,最后回归课堂与学生。
接着,王梦楠老师带来《基于新课标的教学改进初探》专题讲座,以《欧姆定律的应用——伏安法测电阻》新授课为例,主要围绕新课标课程理念与核心素养内涵展开其教学改进案例的分享,指出在探究类学生必做实验中要精准掌握学业要求,如能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形成结论并做出解释。强调注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最后王老师就物理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新要求,提出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环节的教学策略建议:
(1)提前做好实验教学设计,准备好实验器材和场地,规划好教学时间,创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以发挥实验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2)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注重学生的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第二环节
叶鸣扬老师带来专题讲座《事事出灵感,题题可论文》,分享了自己五年写作的点滴心得。叶老师从个人经历出发,围绕“事事出灵感”、“题题可论文”两个方面就论文规范用语、行文结构组织、写作方向、写作心态等主要内容,展开了对论文写作的阐述,搭建了七种论文类型框架,分别有:实验创新论文、重大教学比赛论文、教学过程论文、学生实践活动论文、学科融合论文、物理学史研究论文和解题类论文。
“事事出灵感”——叶老师依据自己的公开课、赛课、听评课、教学实践及思考等经历,提出可从以下七个问题中找到写作的灵感:
(1)教材上的实验,完善吗?
(2)现有的器材,可再精简吗?
(3)一节课的思路可以优化吗?
(4)可以带学生下楼“玩玩”吗?
(5)我能为“跨学科实践”摸索案例吗?
(6)这位老师讲的对吗?
(7)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
“题题可论文”——叶老师每天坚持做一道高考题,他认为教研不止于物理功底,也不止于初中水平,只有不断积累方有深度,适当俯视方得敏锐,由一道中考试题也可引发多重思考:
(1)这一道题的解答正确吗?
(2)这道题有更合理的解法吗?
(3)这一道题就这一种解法吗?
(4)这一道题能这样讲给初中生听吗?
叶老师指出青年教师要立足于课标与核心素养,留心教学、关注热点、积极思考、探索创新、发动学生……也要广泛阅读杂志,主动尝试撰写论文,寻求指点雅正,让繁忙的工作忙得更有意义。最后叶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优秀教学案例展示及多篇核心期刊成果,向大家讲述了物理学之美并表达了对论文写作要有愈挫愈勇的精神,鼓励物理组全体学员提高学科自信,增强学科底蕴,并总结了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计划:
(1)向下扎根:坚持阅读期刊杂志、撰写教学反思、做竞赛题、高中题
(2)做有心人:凡是自问,可否创新?能否实践?
(3)实战检验:指向年度优秀教育论文、教育案例
(4)尝试投稿
(5)探索课题(体系)
最后学员们与专家展开对初中物理教学和论文写作的热烈讨论,导师李洪敬教授总结发言,希望在座的学员们都能从叶鸣扬老师这段意义非凡的心路历程中获得教学启示并表达了对叶老师的感谢。通过本次复习课与新授课、论文写作指导讲座的分享,物理组全体青年教师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到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要回归新课标,打破学科体系,重视情境化教学和跨学科实践活动,并注重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不忘发掘自身教研写作能力来展现物理之魂,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撰稿:王霜
拍摄:陈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