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23/4/14 14:41:48 作者:胡诚 有641位读者读过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 七 年级 历史 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现状分析:
1.备课组整体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历史学习,七年级学生已经拥有部分历史积累,开始了解和学习历史学习模式、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和考试内容。
2.各班级学情分析:七年级六个班级已经出现差异,部分班级学困率高,部分班级中等生占比高,六个班级优秀生占比少,仍处于历史学习的初期阶段。
3.组内教师现状分析:本学期七年级六个班级由胡诚、周安俊老师教学,两位老师均承担着满负荷的工作量,对待教学认真负责,教学方法上不断更新和改进,积极参与历史备课组的相关工作和讨论,努力完成好每个班的历史教学任务。
二、工作思路:
立足历史基础知识学习,构建初步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注重教育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更新。
课前准备抓预习,用好导学案。课前的高效预习、导学案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梳理每一节课的知识内容,获得要点提示,知道每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做到上课学习有准备。
课堂教学注重基础,注重历史学习技能的培养。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熟悉和掌握是学习历史的根本,是帮助学生理解各类历史材料的条件,是学生思考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保障。历史教学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技能的学习,掌握一定的历史技能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首要条件,充分发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引导学生的历史自主学习,进行老师与学生的相互合作,共同学习。
课后要复习,默写解题保驾护航。默写、解题是帮助学生、督促学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认真备课,做好课程调研,保证七年级的历史学习与南京市历史中考的顺利接轨,保证历史学习在方向正确的轨道上行驶,据此把握学生的学情动态,做到调整、巩固和提高。
三、工作目标:(预期取得的成果)
研读《历史新课标》和部编版教材,要求组内成员熟悉课标与教材的具体内容,精确地把握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立足教材,立足基础知识学习,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在保证绝大多数学生成绩提高的前提下,狠抓历史学习弱势学生的历史教学工作,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四、重点工作:
项目一:扎实开展集体备课
责任人:胡诚 周安俊
效能目标: 加强交流,充分展示组内教师的备课思想和理念,做到互通有无。
具体措施:每周四上午进行集体备课活动,组内成员应提前完成好相应课时的教学设计和导学案,在会议上进行充分具体的步骤设计、内容设计、导学案使用的相关事宜,做到七年级历史教学一个体系、一个目标、多样化方法。
具体分工如下:
项目二:导学案的设计与复备
责任人:胡诚 周安俊
效能目标:在原有教学案的基础上进行部分内容的调整或进行重新、自主设计,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具体措施:备课组内成员针对导学案要有详略得当、层次分明的讨论分析,着重阐释课标要求的体验。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对有异议的部分进行组内研究,阐释理由,说明变更原有设计的具体做法,据此重新调整历史导学案。做好历史导学案的二次复备活动,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找出不足,吸取经验教训。
具体要求:
项目三:抓好基础学习的工作
责任人:胡诚 周安俊
效能目标:通过默写、课堂解题等手段,努力提高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重视个人,兼顾整体。
具体措施:学生默写主要以书本内容为主,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时间的不固定性能有效地督促学生复习所学内容,保持重视的态度。课堂解题主要以导学案的例题为主,课堂时间内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历史材料题的解决方法,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历史思维。
项目四:作业的批改与订正
责任人:胡诚 周安俊
效能目标: 严格要求作业完成质量,端正学生态度,关注学生作业的订正情况,做好查漏补缺的相关工作。
具体措施:及时批改作业,对于态度不认真、不端正的学生予以记录和谈话,屡教不改的学生予以相应的惩罚。务必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订正要狠抓,关乎到学生一课内容的掌握程度,知错改错才能有所进步。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工作安排计划表
月份 | 内容 | 备注 |
2月 | 1、 备课组成员进行交流,共同商讨相关的工作计划,保证七年级历史教学稳步有效的进行。 2、 集体备课 3、 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技能,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正确意识,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学科。 | 向学生们强调历史课的相关要求,确立相关规定,规范历史课堂。 |
3月 | 1、 备课组活动。 2、 交流工作计划。 3、 准备和研讨公开课。 4、 继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和规范。 5、 做好期中复习的准备。 | 加强学生的管理,发现问题后进行解决和弥补,把握好课堂管理。 |
4月 | 1、 备课活动。 2、 期中考试试卷评讲。 3、 课程内容的学习。 | 通过期中考试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
5月 | 1、 备课活动。 2、 课程内容的学习。 3、 课程教学的研讨与交流。 4、 期末复习的相关工作。 | 把握课堂,注重基础,严格按照要求和计划进行复习。 |
6月 | 1、 期末复习。 2、 期末考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