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物理教研组第三次活动
发表日期:2022/12/6 18:42:14 作者:赵启明 有1243位读者读过
2022年12月2日上午,江宁区“初中物理市级联片教研活动”在竹山中学湖东路校区举行。江宁区教研员赵帅老师和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李梅老师全程参与,竹山中学孙振坤校长参与听课和研讨。江宁区各校物理教研组长、部分青年教师、秦淮区部分物理老师以及竹山中学两校区的物理老师参与了线下活动。其他物理教师参与了线上观摩活动。
活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三位老师开设示范课。第一节课,竹山中学湖东路校区郭志涵老师开设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课。郭老师以“通过凸透镜观察同伴的眼睛”这一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的探究,组织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郭老师还安排了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的知识,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最后郭老师以一句名言与同学们共勉,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将物理学科教学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得到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
第二节是桃红中学郑婉君老师开设的《电能表与电功》一课。郑老师为同学们创设了真实的问题情境,以搓手取暖的能量转化情况引入电暖器取暖的能量转化情况,帮助学生认识到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接着郑老师以电动汽车的充电为情境,引导学生猜想电流做功多少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在电能表的教学环节,郑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阅读课本获取知识,真正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第三节课,南京市第十八中学道晓蕊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也开设了《电能表与电功》一课。道老师以一段清扫车工作的视频和一张电费单引入新课,让同学们意识到电流也能做功,也会伴随着能量转化,并且知道了电能的常用单位。接着道老师循循善诱,环环相扣,以一段电能表工作时的视频提出新的问题,进而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激发出提升思维的火花,学生小组合作,相互讨论,发表了自己的改进意见,随后道老师以手机充电为例引导学生猜想电功的影响因素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最后设置了当堂巩固环节,让学生学以致用,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快乐。
活动的第二部分由与会专家和老师进行点评,他们对三位上课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活动的第三部分由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李梅老师开设了《中学物理思维方法之类比法》的讲座。李老师通过大量的物理学史上的事例向老师们介绍了“共存类比法、因果类比法、数学类比法、模型类比法”等多种类比方法。李老师语言精练,声音柔美,娓娓道来,老师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得有一桶水,聆听李老师的讲座,老师们宛如树苗得到了滋养,真是受益匪浅。
最后江宁区教研员赵帅老师做总结性发言,强调新课标的课程内容增加了“实验探究”和“跨学科实践”两个一级主题。就“实验探究”这一主题,赵指导指出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器材的选取,提升思维能力,做到“真实验,真思维,真探究”,切实发挥物理实验的育人功能。最后对本学科老师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大家要扎根课堂,践行新课标理念,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此促进学科建设。
冬日虽寒冷,然我心炽热,相信本次教研活动已深深扎根在每一位教师心中,我们必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教育事业,为学生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