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校园动态>>学科建设>>阅览文章

22-23第一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备课组工作总结

发表日期:2023/1/10 16:00:31 作者:马兆 有859位读者读过

2022—2023学年度第学期竹山中学湖东路校区

年级政治备课组工作总结

一、现状分析:

1.整体学情分析:上学期期考均分较往年有很大进步,区排位靠前。

2.各班级学情分析:班级之间两极现象比较严重,好的班级高于均分3分多。班级内部差距严重,不及格中有存在个位数严重拖低平均水平。

3.组内教师现状分析:本学期有葛益民、汤子敏、马兆三位老师代课,其中葛老师经验丰富,马老师和汤老师在两校区均代课,可以实现很好的互补与合作。

主要工作

1.备课:

本学期的集体备课两校区统一进行,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前期主要以线上为主,期中考试之后主要以线下备课为主。两校区的统一备课提高了备课效率,丰富了备课形式,充盈了备课内容。在开学初的集备中,我们关注教材的整体梳理理清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和知识点或删除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每周的集体备课以新课标的学习和下一星期的新授课为主,再视具体情况而变。在阶段考试后,针对具体的考试情况,调整备课思路策略,包括分析总结易错知识点、扶助学弱生等。在复习阶段,备课内容主要以单元复习展开,组内各老师集思广益,合理分工,资源互通。

  1. 听课、评课:

本学期,组内老师各开了不少于一次的校内公开课,另积极学习观摩市区级公开课。在公开课之后,组内老师共同进行评课,学习一节好课应具备的要素,探讨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商讨如何改进的具体措施。组内老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重视教材的研讨,教学方法的改进,认真上好每一次常态课,关注每一节的课堂效率,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3.新课标学习

集体备新授课,组老师也认真专研学习新课标,包括但不限于文本阅读、专题研究、听专家讲解、集体探讨等。全体教师还积极参加了江宁区2022年初中教师“学课标 用课标”的知识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通过学习新课标教师们对于现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宗旨以及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了心得理解与感悟,其对于之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目的的把握有了新的启发,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达到的预期效果。

  1. 专题研讨:

本学期备课研讨的主题主要聚焦于:教师专业素养、道德与法治新教学、学科育人、时政学习、学情分析、试题优选、考试情况分析、作业设计等。研讨内容丰富,研讨形式多样,研讨效果显著。通过对于具体的问题进行研讨,组内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对于学生的管理也愈加得心应手。

存在的问题

本学期的备课组的活动大都能正常如期开展,每位老师按时参加、积极研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的不足之处:

1.备课组的活动安排缺乏倾向性和针对性一些活动过多,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一些问题的探讨只能是浮于表面,缺乏深度发掘。

2.前期备课效果不明显,由于前期备课采取线上模式,设备、环境等相关因素,导致备课效果不明显,两校区的沟通存在困难。

3.学生成绩。学生对于本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课前学生的准备工作不到位,课时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课后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不理想,考试规范化训练不够,种种因素导致学生成绩不能达到预期。

4.时间不够。由于本学期学期较短,下半学期的教学进度主要以加快新授课为主,部分知识上点讲解不到位以及缺乏相应的训练。

四、今后的举措

  1. 采取大单元教学模式,可以从知识的梳理;知识的质疑;深度问题的探究;练习与提升几个角度来建构教学结构。在保证教学重难点突破、扎扎实实打好教学过程的基础的前提下,保证教学的进度。

  2. 加强学生的平时对于知识点的朗读和背诵,帮助学生熟悉书本。关注、收集、利用有价值的材料分析题,帮助学生掌握解答材料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训练判断题,加强学生对于易错易混知识点的区分,扫清知识盲点。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背诵,关注平时的训练,注重教授学生做题的方法。

  3. 注重情景教学,创设的情境应与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科学观念以及科学思维结构等科学经验建立连接,立足核心素养,积极通过小组讨论、观点辨析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观念,构建有味道的思政课堂。

  4. 讲思练结合,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等核心素养。有效课堂练习,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根据知识点之间地关联性,有效回顾以往所学知识,温故而知新。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及时练习反馈。

  5. 坚持两校区融合、统一备课,重视集体备课的力量,发扬团队精神,进行资源互通,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研讨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