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纵横>>阅览文章

教育需要用心经营

发表日期:2011/3/31 11:35:24 作者:无 有797位读者读过

                       教育需要用心经营

                         挂职手记(九)

   为期四周的上海挂职学习生活让我感到不虚此行,零距离地感受了国际大都市的现代、文明与发达;上海教育的先进、创新与精细以及教育需要经营的思想。新城教育事务所细致而周到的日程安排,点面结合的学习生活,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拓展了思路,对今后的工作也有了更多的启发。

   走进上海,林立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地铁、美轮美奂的灯光夜景、琳琅满目的商品、人头攒动的游人、自觉排列的队伍、耐心细致的指路人、清早的晨练人……让我充分感受到这座既有现代气息,又有传统韵味的国际大都市所具有的文明与发达。

将近一个月的挂职学习生活丰富而充实,除了定点学校的进驻式学习外,我们还参观了其他十所学校,聆听了十多个报告和介绍,对上海教育也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政府的经营意识为教育发展构筑了良好的平台

   教育需要经营,经营需要投入,最基本的是经济投入。在上海,教育支出已成为市公共财政的重点支出。“十一五”期间,上海财政教育经费增长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政府运用市级转移支付和专项拨款等调节机制,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现在上海居民们开玩笑说,孩子们只需走几步,就能享受从幼儿园到高中“一条龙”教育,而且全是顶呱呱的优质资源。从2008年开始至今,小学和初中生均拨款标准提高到1600元和1800元,在全国均名列前茅,为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每平方12元的维修经费,用于学校每年的一小修;五年的一大修,再由政府买单,这样确保了校舍始终安全、漂亮和宜人;学校的配套设施也是的高投入、高配置,如我们参观的进才中学物理实验室的装配堪称全国一流,里面有各种著名的物理实验装置,在实验员的介绍下,我们也情不自禁地动手做一做,确实有趣好玩,物理兴趣也油然而生。进才实验小学赵校长曾介绍说,在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基础上,政府划拨的各项费用都能按时到位,学校的钱“用不完”,他们学校每年用于教师的培训费有十多万。在上海,教师的高端培训,出国访学,成为常态。

   针对浦东新区学校多,小学、初中、高中等有近600所,其中不乏有薄弱学校,全靠教育行政部门既管不了,也管不好。政府能打破常规束缚,勇于创新,积极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教育管理模式。政府花钱购买服务,从最初的把薄弱公办中学通过签订办学的协议,委托给民办教育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到聘请专业的中介评估机构评估;再到完善的“管办评”联动机制,理清了政府、学校、社会三者的关系,明确了各自的职能定位。教育事务所、教育评估中心等新兴的教育民办机构以及放大名校资源的教育集团应用而生,对上海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学校的经营意识使教育质量呈现出高位均衡的态势。

   通过相互交流、参观学习,我感到我们挂职及参观学习的每所学校都在用心经营,学校的办学着力点明确,在先进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依靠教师队伍建设,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呈现百花齐放、高位均衡的发展态势。

  (一)学校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

  “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教育”,这是东昌中学的办学宗旨。学校把“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加学生的学习时空,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教育”作为东昌中学的教育理念。围绕这一目标,学校开展了全员质量运动,讨论制定了切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学科教学标准,积极开发了系统而完善的质量保障技术,有效地引导老师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效。

  “为学生的卓越发展而服务”,这是进才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好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自信、负责、快乐、成功中得到主动发展。丰富的校本课程、形式多样的阳光活动,为学生打造了一个集校园、家园、乐园于一体的快乐校园生活。

  “以学生的主动健康的发展为本”,这是进才北校的第一观念。学校重视课程建设,根据应知应会、能有作为的要求,分层培养,引领学生自主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知天知地知探究;会演会奏会怡情;能动能静能健体;为人为学为成才”的满足自身需求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快乐”,这是园西小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不以学生“将来的快乐”、“一生的快乐”为借口来忽视学生现在的快乐。学校努力构建师爱文化,教师不吝啬微笑,要努力成为学生知心的朋友,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爱;严控课业,激发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能快乐地学习;“一唱一跳一笑”,开展快乐活动,让学生能尽情地玩耍;加强和家长沟通,引导家长在理性环境中思考现在和未来,不再过多地关注分数。真正让学校成为学生快乐的天堂,让儿童时代成为学生一生快乐的回忆。

  (二)学校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依靠点

   各校都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也是学校发展的源泉。东昌中学的赵国弟校长在给我们所作的关于《构建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的报告中介绍了该校主要通过运用发展主题、借用项目运作、依靠多元奖励、利用预警机制等鼓励教师主动探索,协作进取,不断发展。现在基于问题开展研究已成为东昌中学教师们的职业常态。进才实验小学通过专家引领、校本研修、教师自主发展、对外交流等,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园西小学则关注每位教师,尤其是关注教育教学能力“弱势”教师,聚焦课程、课堂、课业,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进才北校把“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构建教师“以校为本”继续教育机制,以研修带动教师专业发展;完善“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的教师管理、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打造了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素质和探究能力的教师队伍;争创以“自主认识、自主发展、自主提升”为标志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以校本课程建设为提升点

   所挂职学校都能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三类课程体系,即校本化的基础课程、兴趣活动类的拓展课程以及探究性课程。特别是依靠教师、家长、社区等资源,开发的拓展性课程丰富多样,深受学生欢迎。星期二上午第三、四节课我们就曾观摩过所挂职的建平西校的预备年级拓展课程。有编织、书法、美术、十字绣、德语(有外籍志愿者)、民族服饰、摄影、芭蕾舞(收费,聘请了外面专业教师)、乒乓、羽毛球,篮球以及学科拓展类的数学速算、语文写作等。是教师根据自身特长申报(每周两课时),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每人一项,每学期一选。人人投入,个个快乐。拓展了视野、培养了技能、放松了心情、陶冶了情操,拉近了距离,融洽了关系,学习生活不再单调、一至周五不再漫长。每所学校的校本课程既为学校注入了勃勃生机,也为学校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品牌,提升了学校的形象,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学校以精细化管理为落脚点

   挂职的建平西校看似随意而为行动,实为精心安排。一本《学校管理手册》成为全校师生的行动指南;经过自下而上、三下三上讨论制定的学校发展规划,已不再是写在纸上文本,而成为人人知晓、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规划;学生的书画作品装裱后挂在学校走廊、过道上,既是风景,又是激励;开学前印发的表格式学期教学工作安排,细化到周,责任到人,使师生的阶段工作、学习目标更明确,行为更有针对性;时间、内容相对固化的德育活动,就是让师生把活动内化为习惯,让习惯形成为文化。

还有其他学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精细的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的课程体系、课堂改进计划、“抓大管小”的思想,以及为到校参观人员制作席卡,学校宣传册等有着统一“进才红”颜色等等,无不渗透了精细化的管理思想。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成就学校。

   三、校长的自我经营引领学校走向卓越

   挂职学习中接触到的这些校长,感觉个个有思想,而且人人讲责任、敢担当。园西小学的姚校长认为: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因此他既仰望星空,更脚踏实地。每天站在校门口迎接师生的到来,放学目送师生的离去,成为学校的一道风景,很多家长说就冲着这一点也要把子女送到这个学校来;他能随时叫出和他打招呼的学生姓名;他用心观察,善于表扬,很多师生在他的激励下更加优秀。用他的话来说校长既要有“大”的眼界,也要有“小”的定力。进才北校的金校长认为校长是时代和使命的担当,是社会责任的担当,是教育理想的担当,也是专业的担当。为了做好担当他努力做到平时多读点书、有空就听点课、抽空常谈点心、经常要想点事、每年得出点活、事后会悟点道。建平西校的吴校长爱读书,更爱思考,关于教育原点的解读,让我们深受启发。他既能牢牢把握学校发展方向,也能深入课堂,认真思考学科教学评价标准,提出了文科“善进善出”、理科“做中学”等具体而简明的要求,为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指明了方向。建平实验小学的沈校长重视言传更践行身教,强调行和做,六天听了39节课,没有相当的定力是无法做的。这些校长们在“抓大管小”的经营思想中把学校引向规范、健康、进步、高雅、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