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纵横>>阅览文章
这样的评价更能促进人
发表日期:2011/3/29 17:42:57 作者:无 有830位读者读过
这样的评价更能促进人
挂职手记(八)
3月28日我们一行12人在新城教育事务所的陶校长的带领下,驱车近一个小时来到了上海市浦东新区位于川沙镇的园西小学。虽然只有半天的参观学习时间,但这所学校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进入校园,碰到的每个学生都快乐地向我们鞠躬问好;遇到的每位老师都主动地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走进课堂,处处洋溢地是教师的自信与激情、学生的生机与活力;来到会议室,除了水果、点心,还有写着我们每个人名字的席卡,感觉温馨而又亲切。
听完两节课,园西小学给我们安排了报告:一是教务主任华雪莲介绍了“我们的校园”,从学校的现状定位、理论框架、实践历程、共同的愿景四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园西小学;二是语文教研组长郁秀敏给我们作了“加强质量监控,提高教学实效”的教研组工作情况介绍;三是学校校长姚星刚站着给我们作了“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快乐”和“校长在‘抓大管小’中成长”两个主题报告。在感叹学校的真诚、用心的同时,更被精彩的报告深深折服,感动于学校具体而实在的过程管理。特别是教研组对组员的教学质量流程管理描述性的反馈评价深深打动了我。
语文教研组长郁秀敏老师认为:教研组对教学质量监控起直接作用。她们学校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复习计划和辅导等教学质量流程管理主要是靠教研组来完成。教研组根据学校制度认真组织各种教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评出一定比例的“信得过教师”,经过学校审核、教代会通过,下学年的教学质量监控流程管理各项免检,并享受每月“校信得过教师”的金额补贴。教研组对组内每位老师的各项教学质量流程检查细致而认真,并能及时给予描述性的评价反馈。现摘录几个片段:
备课评价:
你的课备得层次很清楚,如《狐狸和乌鸦》环节突出重点,“带来了”的情境句式练习很有效,但修改后板书似乎与中心有一些出入;《花木兰》的关键第四节品读的线条稍微粗了些,不仅仅要抓动词来理解,更应该抓住这些动词体会花木兰替父从军、勇敢顽强的精神,要挖掘文字后面隐藏的真正含义,才能读出味儿来。
你也很重视识字教学,备课中随处可见很多字的提醒之处。《小企鹅和妈妈》的修改较为恰当。“惊喜地赞叹”“摇晃着”这种关键的地方老师在旁边也作了备注,很细腻。《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设计要根据目标,重点在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反思特别是实在,针对教学中的某个环节反思过程,如《春雨沙沙》提到的生字教学确实应该如此;《一粒种子》“种黄豆”的活动,既是对文本的延伸,有很好的为孩子们的写话提供素材;《骆驼和羊》培养语速,建议找找有效的方法;《狐狸和乌鸦》让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概括的练习,确实难了点,借助句式会好些。
了解文本、了解学生;高于文本,高于学生。爱学习爱思考的你肯定会在课堂上驾驭自如。
语文随堂课评价反馈:
瞿老师教态亲切,课堂表现老练沉着,教学语言流畅自然,善于评价学生的发言,并能时指出学生的语病。整堂课,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发言的面比较广,学生的朗读有明显进步。
对于一篇全新的课文,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是动足了脑筋的,紧扣课文中“时间发展”的主线有条不紊地展开教学。在生子新词的教学上有取舍,注重语言的训练,省略号的知识渗透很自然,板书的设计也能有效地为课后练习中的“复述”这一难点服务。
建议:在课文语言的理解和积累方面要再细化、扎实,朗读指导要更有效。比如第一节中描写“小村庄美景”的句子和第三节中“人们破坏性大”等语段,对于“郁郁葱葱、清澈见底、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等重点词,要善于挖掘,并细致地指导学生朗读、理解。在学完课文时,可以抓住第五节中的“一切”这个词,让学生说说人们失去的一切有什么?小村庄变得怎样了?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第一节和第三节中的语言来说话,让语言的学习更实在。同时,设计语言训练点时不要过多,要注意必要性和有效性,以语言目标的落实来带动人文目标的组织,让课更加有效。
作业评价:
从学生情况来看,1)学生的作业本和作业的数量都达到标准。2)书写比较规范、整洁、正确率较高。3)对于作文刚起步的孩子,能把一个故事,一处风景写得生动、少则两三面,多则四五面,让人不禁惊叹。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1)作业量适中。2)批阅作业规范、及时、认真。基本无漏批、错批现象。每一篇作文有批语,批语富启发性和鼓励性,让学生从老师的批语中去思考、领悟。作文的整体优势比较强,语言的丰富准确性,
建议:在学生作业中对学生不够规范的书写应尽可能地指出,进行严格地要求。
这样深入细致的质量监控的描述性评价,怎能让人不感动?!怎让老师不重视?!它有效地促进和调动了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专业的力量有时远远胜过行政的力量。在郁老师的带领下教师能自发地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开展专题式研讨,形成了研究共同体,大家关注过程,聚焦课堂,资源共享。老师们的努力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教研组有11名教师被评为署级以上的带头人、骨干教师,教研组多次被浦东新区评为先进教研组、文明班组,领头人年轻的郁老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窥一斑而见全豹,学校质量深得百姓认可。现又面临招生,学校无法满足太多的想把子女送入该校读书的群众愿望,用姚校长的话来说:这是幸福的痛苦!
长期以来,人们心目中教研组的地位比较尴尬,它是以学科教师为主体的群众性基层教学研讨组织,不具备行政控制力,因而很多教研组长觉得工作难开展,讲话重不得、轻不得,最后演变成上情下达的中转站,或不疼不痒地做一些例行公事的事,久而久之对教师专业成长无促进,对教学质量提升无帮助。希望园西小学的具体而实在的教研组教学质量流程管理监控评价的做法能对我们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