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纵横>>阅览文章
让活动也能成为文化
发表日期:2011/3/24 20:52:14 作者:无 有744位读者读过
让活动也能成为文化
挂职手记(七)
建平西校的吴校长是一位很有思想的校长,很爱看书,他的办公室摆满了各种教育类的、哲学类的书籍,也爱思考并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3月22日他给我们挂职的十二位校长做了一场关于教育原点的报告,把学校教育管理中涉及到的二十个常用概念进行了一番自我独到的解读,富有哲理,并给人以启发。其中关于文化的见地,令我印象深刻。他认为文化就是:某时某地自动地做同一件事,或对某件事有类似的看法。如一所学校规定8:00上班,而老师们自动7:30到校,说明这所学校有“勤奋文化”;自动研究数学,不只是为了上课,这是“数学文化”。文化圈是自动做同件事的人的结合;主流文化是我们极力推行的文化,如:学雷锋、诚信教育等;强势文化是吸引力大、影响力大的文化,如阿凡达电影等,但不一定都是积极的;先进文化是能促进人、改善人的文化。我们学校教育就是要善于将主流文化做成强势文化,以达到先进文化的要求。他提出了“固化活动,强化习惯,形成文化”的观点。确实学校要形成良好的文化,除了要开拓创新,想方设法增强主流文化教育的吸引力,也需要把一些好的育人活动进行固定化,让师生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从而自觉主动地去做,逐步养成习惯,进而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我曾随意问过建平西校的几个学生:你们学校一般开展哪些活动?同学们都能准确地说出项目、时间、内容等,而且答案惊人的一致。这主要源于建平西校育人活动的相对固定化,已深入人心,成为其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月一次我为校旗添光彩活动”。建平西校为了及时祝贺、感谢为校增光添彩的老师和同学,学校每月一次在周一早晨的升旗仪式中要宣布、表彰、感谢获得区级以上荣誉、奖项的师生;并请所有获奖学生和教师在校旗上签名;让最高层次奖项的获奖者担任升旗手,为获奖师生升校旗;请获奖代表在升旗仪式上发言。可能他们学校师生参加区级以上的各级各类活动、比赛获奖比较多,使得这一活动一直没有间断过。通过“我为校旗添光彩活动”让获奖师生获得高峰体验,感受成功价值;也有效激励了全校师生积极进取,为校争光。很多学校也有类似的做法,经常表彰各级各类获奖的学生,但时间安排往往具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再加上不够坚持,使得师生也无法期待,甚至很多人都不清楚,也就谈不上文化。
“430运动会”。结合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引导学生重视加强体育锻炼,有个强健的身体,成为社会合格的劳动者,建平西校每年4月30日都要举办全校性的趣味运动会和田径运动会,简称“430运动会”。由于时间固定,内容固定,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会提前积极做准备,为的是在运动会上一显身手,为班争光。这一固化的运动会不仅是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更重要的是发挥了良好的任务驱动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锻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行为习惯,也形成了学校独特的运动会文化。运动会一般学校也有,但由于时间和内容有时具有待定性,总有学生在不断打听:“今年还开运动会吗?”“什么时间?”“有哪些项目?”提前的训练和准备当然也就谈不上,往往是临近比赛仓促上阵,为比赛而比赛,实现不了运动会的最终目的,也不具有文化性。
“930大型文艺演出”。结合国庆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每年9月30日全天建平西校都要举行大型文艺汇演。要求是每班采用合唱、口琴合奏的形式演唱和演奏主旋律歌曲,庆祝祖国生日。学生积极性非常高,赛前的准备、排练,赛中的一丝不苟,每位学生都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在聆听中受到教育。这一活动也是音乐课及其拓展课程(口琴)成果的汇报、展示,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了民族认知度,树魂立根,产生了良好的德育效果;同时也形成了人人皆知的建西“930文艺汇演”文化。
此外,还有秋季开学前的军政训练、“119活动”、圣诞快乐英语周活动等等,由于时间固定、内容具体、要求明确、人人皆知、届届相传、形成习惯,也成为了建平西校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