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纵横>>阅览文章
初识“教育事务所”
发表日期:2011/3/9 9:55:59 作者:无 有898位读者读过
初识“教育事务所”
挂职手记一
很荣幸我能成为这次到上海挂职学习团队中的一员。带着区教育局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在钱科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12人3月7日上午9:30从南京出发,70分钟的高铁速度,把我们带到了上海大都市,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挂职学习生活。
到火车站接我们的,也是负责我们这次挂职培训的是上海市新城教育事务所(以前只知道有律师事务所,第一次知道了还有教育事务所)的朱士鸣所长,原以为应是某级教育的主管部门,其实不然,它是一家民办教育管理机构。一路上朱所长非常热情也非常自豪地向我们介绍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小政府、大社会”管理模式。即缩小政府职能、调整政府机构、精简政府官员,充分发挥社会自治的作用,把原来由政府包办的大量社会、经济事务交还给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中介组织、公务机构。学校管理也是如此,浦东新区有600多所学校,如果都交给政府管,既管不了,也管不好。2009年6月,浦东新区政府与位于上海浦西的一家民办教育管理机构签订了一所薄弱公办中学委托管理办学的协议,也拉开了浦东社会事业“管办评”联动改革的序幕。委托管理期间,学校的性质不变,与新区社发局的隶属关系不变,政府的拨款和其它任务不变,学生的学习支出不增加,新区政府每年支付给管理中心管理费,即政府购买服务。管理中心入主这所中学后,从委派校长、输入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到培训教师、组织教学等全部实行自主管理。最终学校办得好不好,不是由政府和管理中心说了算,而是由专业的中介评估机构评估。为此,浦东2009年底成立了上海浦发教育评估中心。“管办评”联动模式的核心,是理清了政府、学校、社会三者的关系,明确了各自的职能定位,前提是政府职能转变。管,不再是政府事无巨细、大包大揽,而是政府通过规划引导、政策设计、督导检查等来实现宏观管理,一些具体的专业服务、事务管理则通过购买服务,交给社会专业机构;办,就是要在人财物等方面对校长充分授权,支持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充分调动学校的积极性创造性;评,就是要建立专业化的社会评估机构,对教育决策、教学成果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朱所长的教育事务所就是一家信誉很好的民办教育管理机构,营业范围包括:人才交流、会务组织、入学指导、心理咨询、科研指导、管理策划、形象设计等。我们这次挂职培训,他给我们制定了内容包括自定学习计划、聆听专家报告、撰写学习总结等涵盖培训目标、方式、考核在内的详细的挂职学习培训方案及实施计划,还给我们每人赠送了一本他撰写的《校长de心理修养》一书,布置我们研读,还要写读书笔记,感觉还是有压力的。我们十二人被分在了浦东新区五所名校,他们分别是华东师大附属东昌中学、建平西校、进才实验小学、建平实验小学。我和铜井中学的魏红保副校长、周岗中学的丁正东副校长三人分在建平西校。当天下午朱所长和钱科长把我们一一送到挂职学校。这次挂职培训安排总体感觉很规范、很专业。
叶菊香
2011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