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纵横>>科研之窗>>科研平台>>阅览文章

行进在充满希望的路上

发表日期:2011/12/15 8:11:54 作者:无 有1074位读者读过

行进在充满希望的路上

    12月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镇江隆重举行的2011年度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推进会暨“师陶杯”论文颁奖活动。

    此次活动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主题为“教育转型呼唤高质量的教师科研”。颁奖仪式上,刘国荣局长首先代表镇江市教育局致欢迎辞。接着,大会为26个优秀组织奖、12个教师团队奖及一等奖获得者颁奖。最后,丁晓昌副厅长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了教师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要不断完善学校教育科研制度,要培育“教研训一体化”的学术文化。

    颁奖典礼之后,“对话学术杂志编辑与‘师陶杯’获奖论文点评”如约而至,活动由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老先生主持,《上海教育科研》杂志副主编徐世强、《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林岚、《当代教育科学》杂志基础教育版编辑室主任张斌、《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副主编卢红、《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社长金连平受邀参与了对话。各位专家围绕“教师写作: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这一主题,就本次“师陶杯”论文的进步、优点、特点以及问题、不足、缺陷等畅所欲言,并坦诚地表达了对中小学教师及教师科研的建议与期望。老师们积极提问,与专家们共同探讨了“科研个性与学术规范”等问题,现场气氛热烈。

    12月7日上午,所有教师分赴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会场参与听课。我在镇江市外国语学校听取了一等奖获奖代表——苏州第一初级中学李郁老师汇报课《幽径悲剧》和镇江外国语学校——罗斌老师的《开花的课桌》,虽然两节课都是苏教版的课文,但我们从中深深体会到浓浓的语文味,特级教师宿迁实验学校的陈子祥校长进行了精彩点评。互动过程中,老师们讨论激烈,多少老师的先进理念给我们很多启示。

    下午,同样我在初中会场——镇江外国语学校领略了特级教师的风采。听取了陈子祥校长执教的《陋室铭》和南通市教研中心主任助理符永平老师执教的《一元二次方程》,特级教师扎实的基本功,精湛的教学艺术,独到的教学艺术给我们很大的震撼。体悟了课堂的魅力后,所有老师参与了以“教育转型与教师教学方式变革”、“有质量教师科研的内涵、途径与要求”、“在行动研究中改进教学行为”、“教师科研团队的组织与经营”为专题的研讨活动,各市教科研专家也参与进来,两个小时的研讨,大家仍意犹未尽。

    12月8日活动的最后板块——“专家报告”,一是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组长钟启泉的讲座“静悄悄的课堂革命——新课程改革的逻辑与课题”,二是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城市研究所所长张卫的讲座“社会问题与教育改革”,这场精神的盛宴不仅源自于教师科研之根、之精髓的追寻,还有不囿于教育本身宏观视野的拓展,让我们对中国的教育和国际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这次聚会是短暂的,却又是永远的,他所凝聚的精神与力量将绵延到每个人的教育实践中,也将融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正如符永平老师所说的——我们教师的力量虽然是微小的,但只要我们尽自己的努力,就能改变一点点……我们永远行进在教育科研改革的路上,将永远走在充满希望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