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竹山中学湖东路校区 政治 教研组工作总结
发表日期:2020/12/24 14:26:29 作者:陈志芳 有730位读者读过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竹山中学湖东路校区 政治 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现状分析(从本学期取得的成绩、教师业务获奖、辅导学生获奖等方面分析)
1.本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政治均分区位排名靠后,不理想;八年级政治均分区位21名,不太好;九年级政治均分区位13名,超区均,较好。
2.本学期我校承办了区级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活动,我组李昌伟老师开设了一节公开课、陈志芳老师开了讲座。
3.本学期全组教师能认真落实备课常规和课堂教学常规,提高备课和上课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开好教学研讨课。
4.本学期全组教师能在教务处的安排下认真有序地组织完成各次考试的阅卷工作,及时做好考试后的质量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拿出相应的措施和办法进行弥补。
5.本学期我组教师贾秋霞、李昌伟、刘玉蓉和陈志芳四人被评为区优秀阅卷教师。
6.我组教师李昌伟、刘玉蓉和陈志芳三人开设的课题都已结题并获奖。
二、开展了哪些校本教研活动(从为什么开展、怎样开展、开展的效果、形成了哪些特色校本教研成果等方面分析)
1.及时制定教研组计划,学期初召开教研组会议明确每位教师本学期的重点工作。
2.坚持开展好两组活动,做到每次活动都有计划、有主题、责任到人。有机结合教研组集体教研与备课组的备课攻关,先统再分,前后有序,以老带新,一起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坚持三个“联系”,即联系时政、联系热点、联系学生学习实际,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3.重视上好新课改教材,开好教学研讨课。我组的任课教师将新理念新教法及时贯彻到教改实验中。更新教法,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发挥教师个体优势基础上取长补短,做到课堂教学“大同小异”“大同”即教学进度相同,教师之间认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同,教学效果大致相同;“小异”则强调教师的教学风格与特色,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组织好教研组内的听课、评课活动,重视教材的研讨,教学方法的改进。鼓励大家从他人的课堂教学中反观自己的教学,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课堂质量与效率。
5.能结合外校教研活动的展示,在组内及时进行交流,争取把外校的教研成果校本化,为我所用。
三、存在的问题(从教研活动正常开展、校本研修、学科成绩、学科活动等方面入手)
1.教科研水平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教学工作的繁忙,尽管政治组教师在教科研方面作了积极地探索和大量的尝试,但总体而言,水平不高,实践操作多,理论挖掘少。
2. 大家都能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积极研讨,工作中组织教师听课、评课较多,及时写听课反思较少,对教学的深度反思也少。
3.教研活动能正常开展,但有时流于形式,开展缺乏针对性,有效性还有待提高。
4.学生在校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很难找到与学困生单独跟进的时间。
四、今后的举措(利于本教研组建设的一些合理的设想、措施)
1.加强教科研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全面掌握教科研的基本要求和有效方法,积极参加教科研方面的培训,对现有教材进行大胆的整合和处理,使学生在活动中既提高能力,又灵活运用了课本知识。
2.为及时获得更多教育教学信息,将尽一切可能的“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学科资源的共享。
3.积极推进教研组精细化管理,使教研组建设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
4.树立理想,明确目标,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特别是年青教师要有更明确的追求目标,要经常对照目标找出差距,并为之努力,以求早日实现。
5.化问题为课题,鼓励组内教师以问题为重点,开展长期的问题跟踪与研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好科研工作。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上要下功夫,要将经验写成心得。
6.要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从课堂入手,全面提升自身素质。